看到向日葵这波操作,心里多少有点复杂。从光伏到医药,再到半导体,原本大家只会调侃“又来一次花式转型”。结果人家直接顶上了一字板20cm。怎么说呢,这种资本市场的情绪,真不是一天两天能砸出来的。买股票不就是买公司未来,这种敢于一遍遍重组折腾下去的劲头,整个人都觉得要被感染了。
公司公告发出来,医药本业还没捂热,转头就拉上兮璞材料,这家新锐半导体材料企业,不是说说而已,是直接全资控股。不得不佩服,这种效率、这种动作,不少A股老玩家看了都开始“榨菜泡饭”“鹅厂拌面”地琢磨,公司到底是不是要变成第二个“东方甄选”那种带货王的半导体版。
从上市开始,向日葵就不怎么安分。2010年带着光伏题材入场,那会大家都觉得新能源能撑十年,大盘跟着涨光伏的股一抓一大把。好景没几年,光伏行情一落千丈,没点耐力早跑了。可偏是到了2019年,人家连夜甩掉老本行,趁着医药热门,直接拉上贝得药业,摇身一变健康科技。再后来各种尝试都没成型,金属陶瓷材料也没蹦起来,不少投资者暗中吐槽,“咋还不认输啊?”
事实摆着。主业靠医药,它卖的那些抗感染、心血管、消化系统的药,大家问一圈有啥叫得上名的?收入三年算下来,3.36亿、3.38亿、3.30亿,别说增长,连稳中向好都谈不上。利润波动就像过山车,前一年亏掉113万,后一年猛拉到2000多万,最近又只剩700多万,还是同比腰斩那种猛降。2024年上半年更惨,营收掉了8%,净利润近乎归零。扣除掉哪些非经常性收入什么的,净利润只剩幺蛾子一样的4万多。这业绩谁不着急?一个好公司,主营业务拿出来一看,净利都靠卖厂房、甩家底、财务花活支撑,谁敢说自己真买到了未来?
再说回今天杀出来的20cm涨停,分析来看,真不是全靠题材拉动。要说国内半导体材料,最缺的就是高端电子特气这些深水领域,兮璞材料居然能拿下“国际先进”、“多家晶圆厂认证”,还做了AI、本土汽车电子供应链的事,去年三八五四万,今年直接干到九千多万,净利翻了几十倍,这种爆发力市场谁看谁不心动。两边一合体,叠加医药稳健的现金流后台,投资人一拍大腿,懂的懂,不懂的通通围观去吧。
不得不说,这次交易价格也让人看服了。发行股份购入价格直接定在2.93元/股,停牌前收盘价4块九六,刚刚20cm封板5块九五,这折价42%--50%,老股东看了乐得合不拢嘴,新股东直接嗷嗷叫着上车。有安全边际、有成长溢价,有题材刺激,资金进来了、热钱也进来了。
其实医药企业哪家不想着搞点“高科技”蹭热点?可是真能找到靠谱半导体材料团队,把药钱、制造的钱一块找补回来,向日葵真算少见。再对比A股某些重组一拍两散、PPT公司年年讲新故事,股价横盘两年、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这样的公司最后还不是轮番当热点玩?向日葵顶着多重失败,也没有摆烂,这才体现企业管理层的韧性和蛮劲吧。
等到交易落地,后续半年怎么运营,资金是否真愿意长期陪着,技术落地到啥地步,这些才是真正检验公司百炼成钢的地方。涨停说多了就俗气,不如直接看大V、资金流入图、龙虎榜走向,更有参考价值。身边好几位“坚守”多年的粉丝,这会全家吃鸡退烧药,边看盘边发段子:向日葵这回不再是医药小熊猫,直接变身半导体反派大boss,风光一把也没什么不可以。
市场情绪这个东西,就是看谁敢赌“未来还是它的”。看大盘最近半导体、算力、AI算力国产替代、汽车智能化、光学雷达,这几只老鸵鸟公司被反复抢筹,从热钱到科技ETF悉数加持,说明行业拐点有声音、有关注、有实质订单才真说明白。向日葵搭上半导体材料这趟快车,资本给了足够肯定,现在要干的事情,就是“新业务上马,管住老本行,财报持续爆红”,其他都是市场的烟花。
对投资者来说,股价涨停,最关心的还是兑现能力。政策风向一变,技术卡壳,供应链掉链子,任何一环都会影响估值给的钱袋子。做投资看重的就是“稳”和“变”,向日葵这六年来能拼命往前变,第四次转型夯实的基础,胆子不算小,风险定价清清楚楚。有勇气穿越牛熊周期,值得鼓掌。
公司管理层是不是能让医药、半导体打通,搞出一条资源互补的商业链?能不能成为传统企业学习的新范本?投资者盯着的不就是这里,谁不想见证一家“翻身仗”打成大赢家。
故事讲完,就是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未来,市场给出的红牌和绿灯全在价格里。向日葵跌倒过,无数次爬起来,资本市场愿意给机会,就是对企业态度和耐力的最大褒奖。
本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写文不易,欢迎留言点赞关注,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操作顺利,财源滚滚!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