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除福建舰外,中国又一艘航母传来好消息在近日官媒对外公布福建舰的三款新型舰载机以及电磁弹射的视频后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央视镜头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将歼-35战机瞬间推向天际,甲板上的白色烟轨尚未散尽,远在上海的船厂又传来新进展——076型“四川”舰的电磁弹射工棚已完全拆除,裸露的弹射轨道在卫星图中清晰可见。 两艘电磁弹射巨舰几乎同步推进,这种节奏让外媒惊呼:“中国海军不是在追赶,而是在定义未来。 ”

电磁弹射技术:从“自行车”到“高铁”的跨越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测试视频中,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依次完成起降,全程如行云流水。 军事专家张军社曾比喻:“滑跃式航母是‘自行车’,电磁弹射航母就是‘高铁’。 ”具体数据印证了这一观点:采用电磁弹射后,战机作战半径扩大40%,无人机适配种类提升300%。 歼-15T可满载12枚反舰导弹起飞,歼-35则凭借隐身能力执行“踹门”任务,而空警-600的预警范围可覆盖整个西太第二岛链。

与美军“福特号”频频曝出的弹射器故障相比,福建舰采用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解决了能量波动难题,连续弹射故障率低于千分之三。 这种稳定性使得福建舰在第八次海试中已能模拟多机种协同作战,而“福特号”至今未完成F-35C的完整弹射测试。

四川舰:全球首艘电磁弹射两栖攻击舰的颠覆性设计

四川舰的颠覆性并不止于电磁弹射器。 其263米甲板、4万余吨的排水量已接近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双舰岛设计更实现了指挥功能分区——前舰岛负责舰载机起降调度,后舰岛专攻无人机群控制。 这种布局使其能同时操作30架直升机与攻击-11无人机,而美军“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仍依赖F-35B的短距起降,缺乏弹射能力带来的战术弹性。

卫星图像显示,四川舰从下水到拆棚仅用9个月,比福建舰的13个月缩短近三分之一。舰岛烟囱的熏黑痕迹表明主机已完成试车,按此进度,年内开展弹射小车测试已成定局。

无人机作战体系:攻击-21开启舰载革命

当美国将X-47B验证机改为加油机MQ-25时,中国的攻击-21已进入定型阶段。 这款重约15吨的飞翼无人机具备隐身突防能力,专为电磁弹射环境优化:机体结构强化以承受弹射加速度,机翼增加折叠铰链适应航母机库空间,数据链系统则确保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与歼-35协同。

在央视军事节目的资料图中,“攻击-21”的名称首次官方确认。这意味着它不再是航展模型,而是可与福建舰、四川舰同步部署的实战装备。 福建舰侧重有人机与无人机混编的远洋打击,四川舰则可能成为无人机专用平台——后者甲板面积比同类舰型大50%,足以支持无人机高频次出动。

双舰协同:重构远海作战模式

福建舰与四川舰的组合并非简单叠加。前者作为8万吨级航母,承担制空权争夺与舰队指挥核心任务;后者凭借两栖攻击舰的坞舱设计,可搭载05式两栖突击车和登陆艇,同时以电磁弹射无人机提供火力支援。 这种配置使编队既能执行传统夺岛登陆,又能实施“饱和打击”——无人机群先行瘫痪敌方岸防体系,直升机随后垂直投送兵力。

2024年台海演习中,075型两栖舰与山东舰已验证“航母制空+两栖夺岛”战术。 而福建舰与四川舰的电磁弹射能力,将这一模式升级至全新维度:歼-35与攻击-21组成全隐身突击梯队,空警-600提供战场感知,055驱逐舰则负责防空反导。 这种体系化推进,正是中国海军从“近岸防御”转向“远海存在”的核心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