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嬿婉睁开眼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处陌生的闺房中,窗外春光正好,檐角铜铃轻响。她猛地坐起,心跳如擂鼓——这不是她原本的世界,而是她曾梦寐以求却从未真正拥有的那个时代。
“娘娘,您醒了?”一个丫鬟慌张地跑进来,“可把奴婢吓坏了,您昨星晕倒,可有哪里不舒服?”
魏嬿婉定了定神,脑海中一片混乱。她记得自己是被毒死的,可是现在……她居然还活着!而且,她分明感觉到体内有一股奇异的力量在流动,仿佛灵魂重新归位。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身着华服的男子匆匆闯入,眉目英挺,气度不凡。
“嬿婉,你没事吧?”他语气关切,眼中满是担忧。
魏嬿婉愣住了,这个人……不是弘历吗?但为何他看起来如此年轻?
“进忠?”她试探性地叫出这个名字,心中狂跳不已。
男人一怔,随即露出一抹笑意:“你终于想起我了?”
魏嬿婉心头一震,这分明是她前世的爱人,进忠。他们本应一同死去,却在命运的安排下重逢。她突然明白,这是他们的双重生。
两人相视而笑,仿佛一切苦难都已过去。然而,魏嬿婉很快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如她想象的那般平静。
她开始打听宫中之事,得知先帝已驾崩,弘历登基,而景仁宫的熹贵妃,如今已成为圣母皇太后。她的野心勃勃,早已在后宫中布下重重杀机。
魏嬿婉心中一沉,她知道,若让这位太后继续掌权,后宫必将血雨腥风,而她与进忠的命运也难逃厄运。
于是,她与进忠联手,开始策划一场惊天逆转。他们利用前世的记忆,步步为营,暗中布局,将甄嬛、宜修等对手一一击溃。
与此同时,弘历也在宫中举棋不定。他深知,若放任熹贵妃独揽大权,后宫必将动荡不安。但他又无法忽视对“摇香菇”的情感,以及对那位母亲的复杂心情。
最终,在魏嬿婉与进忠的精心策划下,熹贵妃的阴谋被揭露,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失势,昔日的权势化为乌有。
弘历望着跪在殿前的魏嬿婉,眼中满是歉意与感激:“朕……对不起你。”
魏嬿婉微微一笑,眼中却透出一丝决然:“皇上,这一次,我会护你周全。”
魏嬿婉与进忠在重生之后,仿佛被命运重新赋予了生命。他们不再是那个在后宫中步步惊心、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女子和太监,而是带着前世的记忆与智慧,悄然潜入紫禁城的暗流之中。
此时,弘历虽已登基,却仍对景仁宫的旧事耿耿于怀。他虽未将那碗绿豆汤放在心上,但心底始终对那位曾对他心怀敌意的女子存有一丝警惕。而今,随着太后娘娘的归来,他的心中又添了几分不安。
魏嬿婉早已察觉到弘历的犹豫,她与进忠密谋多时,决定借机搅动这盘棋局。她们并不急于与甄嬛、宜修正面交锋,而是先从背后着手,一步步瓦解后宫的平衡。
“娘娘,皇上最近心情不佳。”进忠低声提醒道。
魏嬿婉轻笑一声:“他若真能冷静下来,便不会被那些旧事所困。我们该做的,是让他看清谁才是真正值得依靠的人。”
她开始暗中布置,先是利用宫中传来的消息,让弘历对甄嬛产生怀疑。甄嬛虽表面温婉,实则心思缜密,她早知魏嬿婉非池中物,却未曾料到她竟敢如此大胆地挑战她的地位。
与此同时,宜修也察觉到了异样。她一向以贤德著称,却从未真正掌控过后宫。如今,魏嬿婉的出现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她开始试探,试图拉拢其他妃嫔,共同对抗这个突如其来的敌人。
然而,魏嬿婉并非易与之人。她深知,单凭一人之力难以撼动整个后宫,但她有进忠,有她在前朝的关系网,更有那一份足以颠覆一切的决心。
某日,弘历召见魏嬿婉,语气中透着一丝复杂:“你可知朕为何迟迟未立你为贵妃?”
魏嬿婉微微一笑,目光如炬:“皇上心中已有答案,只是不愿面对罢了。”
弘历一怔,随即低声道:“朕……怕你与皇额娘一样,心狠手辣。”
“皇上若怕,便不该再让旧事重演。”魏嬿婉缓缓说道,“臣妾愿为皇上分忧,只求一个公平的机会。”
弘历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他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携前世记忆归来,早已看透这后宫风云。她不再做那个被欺压的贵人,而是以更锋利的姿态,悄然踏入这场权力博弈。
她初入宫门,便以“母凭子贵”之名,借着皇帝对她的宠幸,迅速在后宫站稳脚跟。而进忠则化名沈眉庄,表面上是甄嬛的贴身宫女,实则暗中协助魏嬿婉布局。
宜修虽为皇后,却因多年无子,早已失去皇帝宠爱。她眼见魏嬿婉得宠,心中不安,便想联合其他妃嫔,将魏嬿婉打压下去。然而,她不知道的是,魏嬿婉早有准备。
一次宴会上,魏嬿婉故意让自己的女儿犯错,引得宜修出面训斥。她趁机在众人面前揭露宜修曾私通之事,虽无确凿证据,却让宜修名誉受损,众妃纷纷侧目。
与此同时,进忠也在暗中活动。他利用自己对甄嬛的了解,挑拨甄嬛与宜修的关系,使甄嬛对宜修心生嫌隙。甄嬛本就厌恶宜修的虚伪,如今更是对其心生警惕。
皇帝弘历得知此事后,心中震动。他原以为宜修是个贤德之人,却没想到她竟如此阴险。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皇后,甚至对宜修产生了几分厌恶。
然而,真正让他头疼的,是圣母皇太后——昔日的熹贵妃。她一直在暗中操控后宫,企图掌控一切。魏嬿婉与进忠联手,逐步揭开她的阴谋,让皇帝看清她的真面目。
一场关于权谋与复仇的较量,在后宫悄然展开。魏嬿婉与进忠步步为营,不仅揭发了熹贵妃的罪行,还让皇帝意识到,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外人,而是那些看似亲近的人。
最终,皇帝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他的母亲,曾经最信任的人,竟对他充满算计。他怒火中烧,却也无可奈何。
“朕……朕求你们放过我。”他低声说道,眼中满是疲惫。
魏嬿婉冷冷一笑:“皇上,您已经没有选择了。”
进忠轻声道:“有些事,不是您想放就能放的。”
在这场翻天覆地的斗争中,魏嬿婉与进忠终于站在了胜利的边缘。而皇帝,也只能在痛苦与挣扎中,看着这一切发生。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初入后宫便察觉风向不稳。她原以为自己只是个被遗忘的贵人,却在一次御花园赏花时,无意中听到了关于熹贵妃的密事。那日,她与进忠假意闲逛,却在假山后听到几个太监低声议论。
“听说太后为了皇上,连五王爷都不是亲生的……”
“难怪五王爷一直怪异,平日里又懒又贪,根本不像皇家子弟。”
魏嬿婉心中一动,立刻明白这背后定有隐情。她与进忠对视一眼,眼中皆是精光。若能将此事掌握在手,岂不是能借力打力?
与此同时,宜修也在暗中布局。她虽表面温婉贤淑,实则心思缜密,早已察觉到熹贵妃的野心。她知道,若让这位昔日的对手重掌后宫,自己必将失去一切。于是,她开始拉拢其他妃嫔,尤其是那些与熹贵妃有旧怨之人。
而弘历,正被这一系列消息折磨得心神俱疲。他原本只想着借助太后之力稳固皇权,却没想到她竟如此狠辣。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这个母亲。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在养心殿中独自徘徊,思索着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魏嬿婉与进忠趁机接近弘历,以“忠心”为名,巧妙地将熹贵妃的罪行暗示于他。他们并非直接揭露,而是用一个个细节,一点点动摇他的信任。弘历起初并未全信,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浮出水面,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或许早已被蒙在鼓里。
而熹贵妃,也察觉到了异样。她开始加强防范,甚至派人监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知道,一旦被揭穿,她的地位将彻底崩塌。然而,她万万没想到,真正的敌人,竟是那个曾被她轻视的魏嬿婉。
一场暗战悄然展开,后宫风云再起。皇帝求放过,却已无路可退。
魏嬿婉与进忠在重生后,早已知晓这后宫的暗流汹涌。他们不再是那个被欺凌的贵人,而是带着前世记忆的复仇者。她们悄然潜入紫禁城,借着甄嬛与宜修之间的争斗,步步为营,伺机而动。
魏嬿婉表面温婉贤淑,实则心狠手辣。她先是暗中接近甄嬛,以“同病相怜”之名,骗取其信任,又在关键时刻将宜修的阴谋揭露于众。宜修虽手段毒辣,却终究是棋子,无法与魏嬿婉抗衡。她的一举一动都被魏嬿婉看在眼里,每一次出手,都精准无比。
与此同时,进忠也悄然布局。他利用自己在宫中的关系,悄悄搜集太后熹贵妃的罪证,甚至找到了当年弘昼并非亲生的证据。他将这些秘密交给魏嬿婉,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反击。
而此时的弘历,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他本想借助太后之力稳固皇位,却没想到太后早已暗中操控一切。更令他震惊的是,五弟弘昼竟非爱新觉罗血脉,这一切都是熹贵妃为了确保自己地位所做出的牺牲。
当魏嬿婉将这些证据呈现在皇帝面前时,弘历再也无法保持冷静。他终于明白,自己一直以来所依赖的母后,早已将整个后宫玩弄于股掌之间。而如今,他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维持表面的平静,还是彻底撕开这层伪装,让真相大白?
魏嬿婉站在殿前,目光如炬:“皇上,若您再不决断,恐怕连您的江山都会被这些人毁于一旦。”
弘历沉默良久,最终低声道:“朕……求放过。”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被命运摆布的棋子,而是执棋之人。
自先帝驾崩后,宫中风声骤起,百官纷纷揣测新帝的心思。而魏嬿婉早已察觉,这后宫之中,真正的敌人并非宜修,而是那位高居景仁宫的圣母皇太后——熹贵妃。
她与进忠在前世便已相识,彼此心照不宣,如今重逢,更添几分默契。魏嬿婉深知,若想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立足,必须先让皇帝对宜修产生怀疑,再将矛头引向那看似温婉实则狠辣的太后。
于是,她开始在暗处布局。她先是接近华妃,借着华妃对宜修的怨恨,巧妙地挑拨两人之间的关系。又在御花园中设下圈套,让宜修无意间听到一些关于太后的密语,令她心生疑虑。
与此同时,进忠也在暗中行动。他利用自己在宫中的地位,悄悄搜集太后当年的罪证,尤其是关于五阿哥弘昼身世的秘密。这些证据一旦公之于众,不仅会让太后陷入困境,也会让皇帝对宜修产生更深的信任。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他们所愿般顺利。宜修虽然对太后心生警惕,却并未立刻采取行动,反而更加谨慎。她开始试探魏嬿婉的意图,甚至在一次召见中,直言不讳地问她:“你为何要帮朕对付太后?”
魏嬿婉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娘娘,臣妾只希望皇上能看清真相,别被表面的温柔蒙蔽了双眼。”
宜修沉默片刻,最终只是轻叹一声:“你若真心为朕,便不要走错一步。”
就在魏嬿婉与进忠步步为营之际,皇帝弘历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之中。他既无法彻底信任太后,又无法完全相信宜修。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曾经对他做过什么,但他也明白,若没有太后,他恐怕早就死在了争斗之中。
某夜,他在养心殿独自一人,望着窗外的月光,心中翻江倒海。他想起了昔日的“摇香菇”,想起了那个曾在他身边默默守护的人。可如今,那个人早已不在,只剩下满宫的算计与背叛。
就在此时,毓瑚悄然入殿,神情凝重。她知道,皇帝的心事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皇上,奴婢有一事相告。”她低声道。
弘历抬头看向她,眼中带着一丝疲惫:“说吧。”
毓瑚缓缓道出太后当年的种种行径,包括对兄弟们的手段,以及对弘昼身世的隐瞒。她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击中了弘历的心。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五弟总是与他格格不入,为什么他从未真正亲近过这个弟弟。原来,这一切都是太后一手造成的。
他猛地站起身,声音颤抖:“皇额娘……她竟敢如此?”
毓瑚低声应道:“皇上,奴婢只求您明辨是非,莫要被表象所迷惑。”
弘历沉默良久,最终缓缓开口:“朕……会好好想想。”
那一夜,他辗转难眠,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太后曾经的温柔,以及她如今的狠辣。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这位母亲。
而在宫外,魏嬿婉与进忠正站在一处隐秘的角落,静静等待着时机。他们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而真正的风暴,将在不久之后席卷整个后宫。
当皇帝终于意识到真相,当宜修开始动摇,当太后陷入绝境,一场惊天动地的变局,即将拉开帷幕。
弘历久久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心中翻江倒海。他原以为自己已彻底摆脱了那个阴狠毒辣的熹贵妃,却没想到她早已在暗处布下天罗地网,连自己的血脉都成了她棋盘上的棋子。
“皇上。”毓瑚的声音低沉而稳,“奴婢还查到一件事。”
弘历猛然抬头:“何事?”
“太后并非真正为皇上谋划,她真正的目的,是为她自己铺路。”毓瑚缓缓道,“她想让皇上对她的依赖更深,甚至……让她成为真正的摄政者。”
弘历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她竟敢!”
“奴婢也觉得惊骇。”毓瑚继续道,“但若不早作打算,恐怕将来皇上便要受制于她。如今她已掌控后宫,又在朝中安插亲信,若再得权,岂非天下大乱?”
弘历咬牙:“朕不能让她得逞。”
“可皇上若贸然行动,只怕会打草惊蛇。”毓瑚低声道,“奴婢建议,不如先让那位‘景仁宫娘娘’出面,借她之手牵制太后。”
“你是说……”弘历眼神微闪,“魏嬿婉?”
“正是。”毓瑚点头,“她与皇上本就相识,且心思缜密,手段狠辣,若能与她联手,必能让太后措手不及。”
弘历沉思良久,最终叹息一声:“好,朕便给她一个机会。”
……
与此同时,景仁宫内,魏嬿婉正坐在窗前,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神情冷淡。
“主子,外面有人求见。”小太监低声禀报。
魏嬿婉微微一笑:“让他进来。”
来人是进忠,一身青衣,神情肃穆。
“你来了。”魏嬿婉轻声道,“我等你很久了。”
进忠上前一步:“主子,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一切按计划进行。”
魏嬿婉眸光一闪:“那就好。不过,我听说新帝登基后,太后似乎有些不安?”
进忠点头:“是,她开始加紧控制后宫,甚至暗中派人监视各宫妃嫔。”
魏嬿婉轻笑:“看来她怕了。”
“主子,我们是否该提前行动?”进忠问道。
魏嬿婉摇摇头:“不急,等时机成熟。”
她望向窗外,眼神深邃:“既然老天给了我们一次重来的机会,那我们就一定要赢。”
她缓缓站起,转身走向殿外:“走吧,去见一个人。”
进忠跟上:“去哪?”
“去见皇上。”魏嬿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告诉他,他欠我的,该还了。”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这一世,他们不再是命运的棋子,而是执棋人。
她们联手入宫,以极快的速度渗透后宫,将甄嬛、宜修等人的势力逐一瓦解。魏嬿婉以其聪慧与狠厉,迅速赢得皇帝弘历的信任,而进忠则以冷面侍卫的身份,暗中操控宫中局势。
起初,甄嬛尚在养心殿外徘徊,她以为自己仍能掌控一切,却不知魏嬿婉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宜修更是被魏嬿婉设计陷害,屡次遭贬,甚至险些被废。
然而,真正让弘历坐立不安的,是圣母皇太后——熹贵妃。
她虽已贵为太后,却始终无法接受自己曾亲手毒害过弘历的事实。那一碗绿豆汤,如今回想起来,竟让她心惊胆战。可她不能退,她必须维护自己的地位,她必须确保自己的儿子,将来能继承大统。
“皇上,您为何要对那个女人如此信任?”宜修在一次朝会上质问,眼中满是不甘。
弘历冷笑:“你又怎知她不是真心待朕?”
魏嬿婉站在一旁,嘴角微扬。她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她与进忠联手,不仅在后宫设下陷阱,更在前朝动了手脚。张廷玉、鄂尔泰等人,皆被魏嬿婉以手段收买,渐渐对熹贵妃产生疑虑。
而最致命的一击,是魏嬿婉与进忠联合策划的“弘昼之变”。
五阿哥弘昼,原本是耿妃所生,但自他入宫以来,行为乖张,性情暴戾,与弘历毫无相似之处。魏嬿婉利用这一点,假意扶持弘昼,实则在他身边安插亲信,最终在一次深夜,将他软禁于宫中,并伪造证据,证明他是假冒的皇子。
消息传出,震动朝野。
熹贵妃闻讯,怒不可遏,亲自闯入养心殿,质问弘历:“皇上,你竟敢如此对待朕的儿郎?”
弘历面色苍白,心中却明白,若不处理此事,后果不堪设想。
“皇额娘……”他低声唤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朕只是……想查明真相。”
熹贵妃怒极,却又无可奈何。她本想借弘昼之名,威胁弘历,却没想到反被魏嬿婉算计。
而此时,魏嬿婉与进忠已在暗处悄然布局,准备彻底掀翻后宫。
她不再满足于仅仅成为宠妃,她想要的是整个后宫的权柄,甚至是皇帝的宠爱。
“皇上,”她轻声说道,“臣妾愿为您分忧,助您稳固江山。”
弘历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头。
而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魏嬿婉与进忠,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时代。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虽已知晓前尘往事,却未料到这后宫的风波竟如此汹涌。她们本想悄然隐于众人之中,却在弘历登基之后,被卷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
甄嬛与宜修早已在暗中较量多年,如今皇权更迭,两人都明白,这后宫的格局将彻底改变。魏嬿婉与进忠虽非出身显赫,但二人皆是历经生死之人,深知在这深宫之中,唯有主动出击,方能求得一线生机。
魏嬿婉一改往日骄纵,沉稳冷静地在后宫中游走,她先是接近甄嬛,借着昔日姐妹之情,探听宫中动向;又与宜修暗中接触,试探其立场。她知道,若要掀翻后宫,必须先让甄嬛与宜修彼此牵制,自己才能趁机而起。
与此同时,进忠则在暗中布局,他利用自己对宫中人事的熟悉,悄然联络几位旧部,准备在关键时刻出手。他心中清楚,若想让皇帝真正放下戒心,就必须让熹贵妃露出破绽。
而今,熹贵妃正以圣母皇太后之尊,掌控后宫大权。她表面上慈爱仁厚,实则步步为营,早已将后宫众人尽数纳入掌控之中。然而,她万万没想到,魏嬿婉与进忠的出现,会成为她最大的变数。
当毓瑚将熹贵妃的种种手段告知弘历时,他震惊不已。他从未想过,自己最敬重的母亲,竟有如此狠辣之心。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这位母亲,是否真的值得信任。
“朕……朕该如何是好?”弘历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挣扎。
魏嬿婉与进忠得知此事后,立即行动。她们联手设下陷阱,将熹贵妃的罪证悄悄送往御前。同时,她们也暗中安排甄嬛与宜修联手,逼迫熹贵妃不得不正面应对。
最终,熹贵妃在众人的围攻之下,终于露出马脚。她曾以为自己无懈可击,却不知,真正的敌人早已潜伏在她身边。
弘历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曾经最爱的母亲,如今却成了他最大的敌人。他缓缓起身,目光坚定:“朕……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朕的子民。”
魏嬿婉与进忠对视一眼,心中皆知,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而她们,也将在这场风暴中,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后,早已不是从前那个任人摆布的宫女。她与进忠联手,借着前世的记忆,步步为营,悄然布局。如今,随着弘历登基,后宫风云再起,而她与宜修之间的较量,也即将拉开帷幕。
魏嬿婉深知,若想在后宫立足,必须先让甄嬛与宜修陷入内斗。她暗中联络了几位得宠的妃嫔,尤其是华妃旧部,利用她们对宜修的怨恨,挑拨离间。同时,她也在暗中搜集宜修的罪证,准备在关键时刻一击致命。
进忠则负责在外朝动动手脚,他通过旧识,将一些不利于宜修的消息传递给张廷玉等人。他甚至在朝堂上故意提及“太后昔日之事”,让张廷玉心生疑虑,从而影响朝廷对皇后的看法。
而与此同时,宜修却浑然不觉危机四伏。她以为自己已经掌控了整个后宫,甚至在弘历面前表现得极为温婉贤淑,试图博取他的信任。然而,她不知道的是,魏嬿婉早已在她身边安插了眼线,她的每一个举动都被记录在案。
一日,弘历召见众妃,意图试探后宫局势。魏嬿婉从容不迫地出现在众人之中,她的举止优雅,言辞得体,令弘历不禁多看了几眼。而宜修则显得有些紧张,她察觉到魏嬿婉的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皇后,朕听闻你近日在宫中颇为操劳,辛苦了。”弘历温和地说道。
宜修微微一笑:“臣妾不过是尽本分罢了,皇上不必挂怀。”
魏嬿婉适时开口:“皇上,臣妾有一事要奏。”
弘历点头:“说吧。”
魏嬿婉缓缓道:“臣妾近日发现,宫中有人私藏禁书,甚至可能涉及前朝旧事。臣妾担心此事若不查清,恐有祸患。”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宜修脸色微变,但她很快恢复镇定,低声道:“不知是何人所为?”
魏嬿婉淡淡一笑:“臣妾尚未查明,但臣妾相信,只要皇上愿意,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弘历沉吟片刻,最终下令彻查此事。而魏嬿婉知道,这只是开始。
与此同时,毓瑚也在暗中推动局势。她将之前查到的关于熹贵妃的种种罪行告知弘历,让他意识到,这位“母后”并非表面那般慈爱。而弘历也开始动摇,他对魏嬿婉的信任逐渐加深,甚至在某些时候,更倾向于听取她的意见。
宜修察觉到异样,她开始怀疑魏嬿婉的真实身份,但又无法找到确凿证据。她只能加紧布局,试图在短时间内扳倒魏嬿婉。
然而,魏嬿婉早已预料到这一切。她与进忠联手,不仅在后宫中设下重重陷阱,更在朝堂上制造舆论,让宜修的形象逐渐崩塌。
终于,在一次宫廷宴会上,魏嬿婉当众揭露了宜修与外戚勾结、私吞国库银两的罪证。她还拿出了一份密信,证明宜修曾派人刺杀弘历的兄弟,以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
弘历震惊不已,他从未想过,自己最信任的母亲竟会做出如此之事。他怒不可遏,下令将宜修软禁于冷宫,并命人彻查其所有罪行。
而魏嬿婉,则在这一刻,彻底站稳了脚跟。她不再是那个被欺凌的宫女,而是后宫真正的掌权者。
然而,她知道,这场斗争远未结束。皇帝虽然暂时放过了她,但真正的大局,才刚刚开始。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后,早已洞悉这宫中风浪。他们虽未现身,却在暗处悄然布局,借着甄嬛与宜修的争斗,一步步将后宫搅得风雨飘摇。
甄嬛自入宫以来,便对太后心存戒备。她深知这位昔日的熹贵妃手段狠辣,若不早作打算,恐怕将来会成为她的大敌。而宜修则因失宠多年,早已对太后恨之入骨,二人一拍即合,联手对付这位圣母皇太后。
魏嬿婉与进忠虽未直接出面,却在背后指点迷津。他们知道,若想撼动太后根基,就必须让弘历看清真相。于是,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情报,悄然散布消息,暗示太后曾对五弟弘昼动手,甚至牵扯到先帝的继承问题。
与此同时,弘历在养心殿中焦躁不安。他本以为自己已掌控大局,可如今,毓瑚带来的消息却让他如坠冰窟。他原以为太后是真心为他好,如今看来,却处处皆是算计。尤其是关于弘昼的身世,更让他心中翻江倒海。
“朕……朕该如何是好?”弘历喃喃自语,声音低沉。
毓瑚见状,轻声道:“皇上,奴婢只求您一个决断。若要保全自己,便需尽早行动。否则,太后一旦察觉,恐有变数。”
弘历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他明白,若再不采取行动,恐怕连他自己都会被卷入这场漩涡之中。
就在此时,一道熟悉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魏嬿婉与进忠终于现身,他们并未直接面对弘历,而是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将真相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皇上,”魏嬿婉轻声道,“若您愿意,我们可助您揭开这一切。”
弘历望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他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在这一场宫廷斗争中,被迫寻求曾经的敌人相助。
“你们……为何要帮我?”他低声问道。
魏嬿婉微微一笑:“因为我们都清楚,若不联手,终将被太后所吞噬。”
弘历沉默片刻,最终缓缓开口:“朕……求你们放过我。”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携着前世的记忆,悄然踏入这深宫之中。她们早已知晓后宫的风雨飘摇,也明白甄嬛与宜修之间的纠葛远未结束。而如今,皇帝弘历刚刚登基,景仁宫太后一脉势大,她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为众矢之的。
魏嬿婉与进忠在暗处观察,发现甄嬛虽已失宠,但依旧心机深沉,宜修则表面温婉,实则步步为营。她们决定借力打力,利用皇帝对“摇香菇”的情分,先发制人。
魏嬿婉以“贤妃”身份入宫,表面上是因皇后的空缺而被封,实则她早有谋划。她与进忠联手,先是挑拨甄嬛与宜修的关系,让二人互相猜忌,再暗中散布谣言,指称宜修私通,甚至牵连到她的儿子弘曕。
与此同时,魏嬿婉还悄悄接近弘历,借着“摇香菇”的名义,博取他的信任。她深知,若想在这后宫立足,必须让皇帝对她产生依赖。她时常在深夜陪伴弘历,谈及旧事,唤起他对“摇香菇”的思念,也让弘历对她生出一丝怜惜。
然而,这一切并未逃过圣母皇太后的眼睛。熹贵妃虽已年迈,却依旧手段狠辣。她察觉到魏嬿婉的异常,心中警铃大作。她知道,这个女子绝非寻常,若不早早除掉,必将成为她最大的威胁。
于是,熹贵妃开始布局,试图将魏嬿婉拉入陷阱。她派人假意示好,引诱魏嬿婉前往偏殿,意图制造她与他人私会的证据。然而,魏嬿婉早有准备,她与进忠早已设下埋伏,反将熹贵妃的计谋揭穿。
这一战,魏嬿婉初露锋芒,令熹贵妃震惊不已。她终于意识到,这个女子并非只是个普通的妃子,而是个足以撼动她根基的存在。
而弘历,在得知魏嬿婉与进忠的来历后,内心动摇。他本以为自己已忘却过去,可当看到魏嬿婉那熟悉的眼神时,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已经放下了一切。
最终,面对熹贵妃的步步紧逼,魏嬿婉与进忠联手,将所有真相公之于众。熹贵妃的罪行被揭露,她终于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而魏嬿婉则趁机崛起,成为后宫新的主宰。
然而,这场斗争并未结束。甄嬛与宜修仍在暗中较量,而弘历,也在权衡之中,逐渐意识到,他或许从未真正掌控过自己的命运。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他们不再是那个被陷害、被冷落的宫人,而是带着前世记忆与智慧,踏入了这波诡谲的后宫风云。
自先帝驾崩,弘历登基,宫中局势瞬息万变。魏嬿婉早已察觉,甄嬛与宜修之间的暗流汹涌,而她与进忠的出现,注定要搅动这一潭死水。
“娘娘,如今圣母皇太后势大,若不早作打算,恐怕我们连立足之地都没有。”进忠低声提醒。
魏嬿婉轻笑一声,眼中却透着冷意:“她再强,也敌不过人心。”
她开始暗中布局,先是拉拢甄嬛,借她的才情与智慧,为己所用;又以温和姿态接近宜修,让这位看似柔弱的皇后对她心生好感。她知道,真正的敌人不是她们,而是那高高在上的熹贵妃——昔日的熹贵妃,如今的圣母皇太后。
与此同时,进忠则潜入内廷,搜集关于太后当年的种种罪证。他发现,太后不仅对后宫众人下手,更对弘历的兄弟们动了手脚。三阿哥弘时、五弟弘昼,皆非亲生。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弘历能顺利登上皇位。
魏嬿婉将这些信息告知弘历,却并未直接揭露太后之罪。她知道,若贸然行事,只会引来更大的祸端。她选择慢慢引导,让她自己露出破绽。
“皇上,臣妾愿助您查清真相。”魏嬿婉跪地,语气坚定。
弘历望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记得前世,这个女子曾是他最信任的人,也是最痛恨的人。如今,她却站在他面前,真诚而坚定。
“你为何要帮我?”他问道。
魏嬿婉抬头,目光如炬:“因为我不想再做棋子,我想成为掌控全局的人。”
弘历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好,朕信你。”
于是,一场针对圣母皇太后的行动悄然展开。魏嬿婉与进忠联手,利用甄嬛的聪明才智,设下重重陷阱,引诱太后暴露真面目。
而另一边,宜修也在暗中观察,她明白,这场斗争,绝非简单的后宫争斗,而是关系到整个宫廷的未来。
终于,在一次朝会上,太后因私设刑堂、擅杀宫人,被揭发。弘历震怒,亲自下令彻查。
“朕从未想过,皇额娘竟敢如此!”他怒声说道。
太后面色惨白,跪地求饶:“皇上,臣妾一切皆是为了您!”
“为了我?”弘历冷笑,“那你可曾想过,我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保护’?”
魏嬿婉站出,神色平静:“陛下,臣妾愿为证人,证明太后所行之事。”
弘历看向她,眼中多了一丝信任。他知道,这个女子,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宫人,而是能与他并肩作战的伙伴。
最终,太后被废,贬为庶人,昔日的权势烟消云散。
而魏嬿婉与进忠,则在这场风暴中,逐渐掌握了后宫的主动权。
只是,他们心中清楚,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自入宫以来便步步为营,暗中积蓄力量。她们深知,若想在后宫立足,必须先让甄嬛与宜修自乱阵脚。而今,随着弘历登基,太后之位已定,景仁宫的熹贵妃却迟迟未现身,这正是她们出手的好时机。
魏嬿婉与进忠联手,以“母凭子贵”为由,向皇帝暗示景仁宫娘娘才是真正能撑起后宫之人。她二人言辞恳切,又暗中放出消息,说景仁宫娘娘曾于先帝病重时,以一碗绿豆汤救过弘历一命,虽是旧事,却足以让皇帝心生感激。
与此同时,宜修也察觉到风向不对。她原以为自己已稳坐中宫,却不知魏嬿婉与进忠早已布局,借着新帝初立、百废待兴之际,将她与甄嬛一同推入风口浪尖。甄嬛因宠妃身份,本就备受排挤,如今更是被魏嬿婉与进忠联手揭发其私通之事,引得众人哗然。
弘历虽心中疑惑,却也难以置信。他记得甄嬛温柔贤淑,怎会做出如此之事?然而,魏嬿婉与进忠所言有理,且有据可查,令他不得不信。
更令他震惊的是,王钦奉旨调查,竟发现甄嬛身边有太医曾私下为她配制安胎药,甚至有人亲眼见到她与一名男子在御花园密谈。此事若属实,甄嬛便不再是无辜的受害者,而是真正的罪人。
此时,宜修也感到不妙。她一直以为自己才是后宫之主,却未曾料到,魏嬿婉与进忠早已埋下伏笔。她试图挽回局面,却屡屡受挫,连皇上对她的信任也在逐渐流失。
皇帝终于明白,后宫并非只有甄嬛一人,还有魏嬿婉与进忠,更有那位始终未现的景仁宫娘娘。他开始犹豫,究竟该相信谁?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际,毓瑚再次进宫,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熹贵妃并未死,她早已回宫,并暗中操控一切。她不仅掌控了后宫局势,还对弘历的兄弟下手,甚至连五弟弘昼都不是亲生。
弘历震惊不已,原来自己最亲近的亲人,竟是个冒名顶替之人。他怒火中烧,却又无从发泄。他想要惩治熹贵妃,却怕伤及自己;他想要保护甄嬛,却又无法相信她。
最终,他只能选择沉默,任由魏嬿婉与进忠继续在后宫掀起波澜。他知道,这场斗争远未结束,而他,也已经无法回头。
弘历坐在御座上,面色苍白如纸。毓瑚的言语如同利刃,将他心中那层温柔的幻想割得支离破碎。原来,他最敬爱的皇额娘,竟在暗中布下如此缜密的棋局,连他的亲兄弟都成了她手中的一枚棋子。
“皇上……”毓瑚低声唤了一声,目光沉静如水,“奴婢并非要挑拨皇上与太后之间的亲情,只是这等事若不早作决断,恐将来酿成大祸。”
弘历猛地站起身来,手指紧紧攥住龙椅的扶手,声音低沉而压抑:“朕……朕从未想过她会做到这种地步。”
“皇上,您如今是天子,天下皆在您的掌控之中。”毓瑚缓缓走近一步,“若您愿意,可以亲自去问太后,她是否真的对您毫无隐瞒。”
弘历沉默良久,最终开口道:“你先退下吧。朕……需要独自想想。”
毓瑚恭敬地行礼退出,养心殿内只剩下他一人,窗外夜色深沉,仿佛整个后宫都在等待着一场风暴的到来。
与此同时,景仁宫内,魏嬿婉与进忠并肩而立,脸上却并无胜利的喜悦,反而透着一丝凝重。
“你确定皇帝已经知道真相了?”进忠低声问道。
魏嬿婉轻叹一声:“他已经开始动摇了。但问题是,他现在还不能彻底倒向我们。”
“那怎么办?”进忠皱眉,“如果他迟迟不表态,太后那边恐怕会提前动手。”
魏嬿婉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那就让他更动摇一点。”
她转身走向内室,取出一封密信,递给进忠:“你立刻送去给宜修,告诉她,太后已动了五弟,她若想活命,就必须出手。”
进忠一怔:“你这是……”
“你以为我为何要让她活着?”魏嬿婉冷笑,“因为只有她活着,才能让太后更加慌乱。而皇帝,也必须看到她的手段,才会真正站在我们这边。”
进忠沉思片刻,最终点头:“明白了。”
夜色渐深,后宫之中,一场更为惊心动魄的较量,悄然拉开帷幕。
而在景仁宫外,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正静静伫立,目光如炬,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她是谁?她又为何在此?
或许,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再度踏入这深宫之中。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被命运摆布的棋子,而是掌控全局的执棋人。魏嬿婉早已知晓自己前世的惨死,而进忠亦明白自己曾因一时贪念而身陷囹圄。如今,他们携手归来,只为改写命运,也为了复仇。
她一入宫便以极快的速度拉拢人心,暗中培植势力。她深知,若想撼动后宫,必须先从宜修下手。而宜修,正是昔日那位在甄嬛面前摇尾乞怜、却在背后算计无数的皇后。她虽表面温婉贤淑,实则心狠手辣,最擅长的就是利用他人,将一切功劳揽入怀中。
魏嬿婉与宜修的较量很快便展开了。她借着“为太后分忧”的名义,暗中调查熹贵妃旧事,同时也在试探宜修的底线。她故意放出风声,说有人在暗中散布关于五阿哥弘昼身世的谣言,令宜修坐立不安。她知道,只要让宜修怀疑自己,她便会露出破绽。
与此同时,进忠也在暗中布局。他利用自己在内务府的人脉,查到了熹贵妃当年对弘昼的所作所为。他将这些证据悄悄送至皇帝手中,让弘历意识到,这位“母后皇太后”并非如表面那般慈爱。
弘历本就对熹贵妃心存疑虑,再加上毓瑚的提醒,他开始动摇。他原以为自己登基后,能与母亲和解,可现在看来,母亲似乎早已将他视为棋子,甚至不惜牺牲亲生骨肉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当魏嬿婉得知皇帝的态度开始转变时,她立刻抓住机会,向皇帝献策:“皇上,臣妾愿为陛下除掉那些阻碍您登基的隐患。熹贵妃手段狠辣,若不早除,恐有后患。”
弘历望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知道,魏嬿婉并非善类,但她的确帮了他许多。她不仅揭开了熹贵妃的阴谋,还让他看清了后宫的真相。
然而,魏嬿婉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想要的,不只是一个宠爱的妃子身份,而是真正的权力。她与进忠联手,一步步瓦解宜修的势力,同时也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党羽。
宜修察觉到局势的变化,开始反击。她联合其他妃嫔,试图扳倒魏嬿婉。可她低估了魏嬿婉的手段,也低估了进忠的谋略。
最终,在一场精心策划的风波之后,宜修的计划彻底失败。她被贬为庶人,失去了所有权势。而魏嬿婉,则趁机上位,成为后宫中最受宠的妃子之一。
皇帝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本想放过熹贵妃,可她的一系列举动让他无法再容忍。他终于明白,自己并非那个可以随意被操控的皇子,而是一个真正的帝王。
于是,他下令,将熹贵妃软禁于景仁宫,不再让她插手朝政。他也不再信任她,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魏嬿婉。
魏嬿婉站在御花园中,望着远处的宫殿,嘴角微扬。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她的目标,是整个后宫,甚至是整个大清。
而进忠,则在暗处默默注视着她,眼中满是欣慰。他们的双重生,终究没有白费。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后,早已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宫女。他们带着前世的记忆与仇恨,悄然潜入这深宫之中,伺机而动。宜修虽贵为皇后,却始终不得皇上宠爱,心中对甄嬛更是恨之入骨。魏嬿婉与进忠一拍即合,决定联手挑起后宫纷争,让甄嬛与宜修自相残杀,从而为自己谋得一线生机。
魏嬿婉深知,若想在后宫立足,必须先扳倒甄嬛。她利用自己昔日的手段,故意在甄嬛面前流露出对皇上的倾慕之情,又在言语间暗示甄嬛心机深沉,不可信任。甄嬛本就多疑,一听此言,便开始对魏嬿婉心生戒备,甚至开始怀疑她在背后操纵一切。
与此同时,宜修也在暗中布局。她知晓甄嬛与皇上之间的感情深厚,便借着皇上对甄嬛的宠爱,故意制造误会,让甄嬛在皇上心中留下不忠的阴影。她还派人散布谣言,说甄嬛私通外臣,意图颠覆朝纲。这些谣言很快传入皇上耳中,令他心生疑虑。
然而,这一切都被魏嬿婉和进忠看在眼里。他们知道,若要真正掌控后宫,必须让皇上亲自出手,将甄嬛与宜修一同打压。于是,魏嬿婉故意在御花园中被宜修的侍女所伤,鲜血染红了裙角,又在皇上面前哭诉自己无辜受冤。皇上见状,怒火中烧,立刻下令彻查此事。
宜修见事态失控,慌忙向皇上辩解,却被魏嬿婉一口咬定是她指使。皇上一时冲动,下令将宜修软禁于冷宫,并命人彻查她的过往。宜修这才意识到,自己早已落入魏嬿婉与进忠的圈套之中。
与此同时,甄嬛也察觉到局势不对。她开始怀疑魏嬿婉的动机,却又无法确定真相。她试图拉拢其他妃嫔,希望能有人站出来为她说话,但众人皆因畏惧魏嬿婉的权势而不敢轻举妄动。
皇帝终于明白,后宫并非只是女人之间的争斗,而是牵涉到整个朝廷的稳定。他开始对魏嬿婉产生警惕,却又因她曾经的忠诚而难以决断。最终,在养心殿中,他召见了魏嬿婉,质问她为何要挑起这场风波。
魏嬿婉跪在地上,眼中含泪:“皇上,奴婢只是不想看到甄嬛一人独占您的宠爱。宜修虽为皇后,却从未真心为您考虑,反倒是您身边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
皇帝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朕……真的不知道该信谁了。”
魏嬿婉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皇上,奴婢愿为陛下分忧,只要您肯给奴婢一个机会。”
皇帝望着她,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回到从前的平静。而在这场权力的较量中,魏嬿婉与进忠,已然成为他无法忽视的存在。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自打入宫便暗中布局,借着甄嬛与宜修之间的矛盾,步步为营。她们并非单纯为了争宠,而是另有所图——一个足以撼动后宫格局的计划正悄然展开。
魏嬿婉初入紫禁城时,便以温柔贤淑之姿示人,却在暗地里与进忠联手,将消息传递给甄嬛。她深知,若想真正掌控后宫,必须让甄嬛与宜修互相消耗,而自己则在关键时刻出手,成为最后的赢家。
宜修虽贵为皇后,却因失宠多年,早已心生怨念。她对甄嬛的嫉妒愈发强烈,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失去了皇帝的心。魏嬿婉适时地出现在她面前,以“姐妹”之名,引导她相信甄嬛的阴谋,让她对甄嬛的信任逐渐崩塌。
与此同时,进忠则在暗中打探后宫各宫的动向,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将一些机密情报传递给魏嬿婉。两人配合默契,渐渐在后宫中站稳脚跟。
然而,真正的风暴并未到来。当弘历得知熹贵妃当年所为,心中震惊不已。他原以为母亲只是因权势而争,却没想到她竟连亲生骨肉都敢动心思。这让他对母亲彻底失望,也让他意识到,自己或许从未真正了解过这个家。
在养心殿中,他独自一人,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起年少时的种种,想起那些被母亲冷落的日子,想起如今的后宫,仿佛一切都变得陌生而危险。
就在这时,魏嬿婉与进忠终于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步。她们联手揭发了熹贵妃的罪行,让弘历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母后”的真实面目。而甄嬛与宜修也在这一场风波中被迫站队,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皇帝终于看清了真相,却也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他想要惩罚母亲,却又无法狠下心来;他想要维护后宫的稳定,却又无法忽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危机。
最终,他在御前召见众人,宣布要彻查后宫一切旧事。他不再一味听从母亲的安排,而是开始亲自掌控局面。
魏嬿婉站在人群中,目光沉静如水。她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而她与进忠的计划,也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逐步展开。
后宫风云再起,皇帝求放过,却已无路可退。
魏嬿婉与进忠双重生,自知此生不能再重蹈覆辙。他们不再是那个在宫中任人摆布的妃子与太监,而是带着前世记忆、满腹算计的两人。他们在甄嬛与宜修之间周旋,暗中布局,只为将后宫搅得天翻地覆。
弘历登基之后,景仁宫娘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张廷玉那一句“恭迎景仁宫娘娘为母后皇太后”让弘历心中五味杂陈。他本想借景仁宫之力稳固地位,却不知这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而熹贵妃,也就是如今的圣母皇太后,早已察觉到异动。她步步为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威胁她地位的人。她知道,若让景仁宫娘娘真正坐上太后之位,她的荣华富贵便要付诸东流。
魏嬿婉与进忠联手,利用甄嬛对权力的渴望,挑拨宜修与熹贵妃之间的关系。他们散布谣言,制造矛盾,让后宫陷入混乱。宜修虽有心维持秩序,却也难以抵挡这股暗流。
与此同时,毓瑚在深夜密会弘历,将熹贵妃的罪证一一呈上。弘历震惊之余,内心挣扎不已。他无法否认熹贵妃对他有恩,但也不能忽视她所做的一切。
“皇上,太后虽为皇上着想,却未免太过狠辣。”毓瑚低声说道,“您与五王爷……”
弘历猛然抬头:“你什么意思?”
毓瑚神色凝重:“五王爷并非耿妃亲生,而是太后从外寻来的替身。她为了确保您的皇位,不惜一切代价。”
弘历如遭雷击,久久不能言语。他终于明白为何五弟总是疏离于他,为何他的举止与自己格格不入。
魏嬿婉与进忠趁机出手,将这一切公之于众。熹贵妃被迫退居幕后,而景仁宫娘娘则趁势崛起,成为新的皇后人选。
弘历站在养心殿中,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满是复杂。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再回头。
“朕……求放过。”他低声喃喃,仿佛在向过去告别。
弘历的指尖微微发颤,脑海中翻涌着无数过往片段。他一直以为五弟弘昼虽顽劣,却终究是皇室血脉,如今听闻竟是个冒名顶替的外姓之子,心中顿时如遭雷击。
“朕……朕从未想过……”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疲惫。
毓瑚垂首不语,她知道此刻的皇帝需要时间消化这一切。
“那三阿哥呢?”弘历突然问道,眼神中透出一丝不安。
“三阿哥弘时,亦非亲生。”毓瑚缓缓道,“熹贵妃早在先帝在世时便已开始布局,她以‘母凭子贵’为由,将三阿哥过继给老八,实则是为了削弱皇上的兄弟势力,防止将来有人与皇上争位。”
弘历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抹怒意:“她竟敢如此!”
“皇上,奴婢还查到一件事。”毓瑚压低声音,“熹贵妃曾派人暗中监视魏嬿婉与进忠二人,甚至在他们双重生后,也未放松警惕。她似乎早已料到,这二人会成为她的劲敌。”
弘历闻言,脸色骤变:“魏嬿婉?她不是早已死于宫中?”
“回皇上,魏嬿婉确实死了,但她的魂魄与进忠一同重生,如今已在宫中重振旗鼓。”毓瑚语气凝重,“她与宜修联手,正欲扳倒熹贵妃,甚至不惜动摇皇权。”
弘历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坐下,目光深邃:“若此事属实,那朕该如何应对?”
“皇上,熹贵妃虽手段狠辣,但她对您始终是真心的。若您执意要除她,恐怕会引来更大的动荡。”毓瑚低声劝道,“不如暂且按兵不动,待时机成熟再作打算。”
弘历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好,朕暂且忍耐。但若魏嬿婉与宜修真敢动我皇室根基,朕绝不会手软。”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太监匆匆入内,跪地禀报:“启禀皇上,景仁宫娘娘已至御花园,称有要事求见。”
弘历一怔,随即脸色微变:“她……怎么来了?”
毓瑚神色一凛:“看来,事情已经无法再拖了。”
弘历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传她进来。”
不久之后,景仁宫的太后端庄地走入殿中,面带微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皇上,许久不见,身体可好?”她轻声问候。
弘历强压心中的震惊,淡淡应了一声:“母后请坐。”
太后落座,目光扫过殿中众人,最后落在弘历身上:“听说皇上近日心事重重,可是为了后宫之事?”
弘历心头一紧,却仍故作镇定:“母后多虑了,不过是些琐事。”
太后轻笑一声:“皇上何必隐瞒?臣妾今日来,正是想与您谈谈,关于魏嬿婉与宜修的事。”
弘历面色微变:“母后如何得知?”
太后缓缓起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皇上,您以为自己掌控全局,可事实并非如此。魏嬿婉与进忠,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无依无靠的女子。她们手中握有足以撼动皇权的力量。”
弘历心中一震,但他很快恢复冷静:“母后,朕身为天子,岂容他人指手画脚?”
太后微微一笑:“皇上,臣妾只是提醒您,若再不采取行动,恐怕等到事态失控,就来不及了。”
弘历盯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