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一段只有11秒钟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火了起来,瞬间点燃了全民的爱国情绪。视频里,一架中国战斗机和外军飞机在东海空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空中贴面舞”,两架飞机的机翼尖间距离不到5米。在危急时刻,我军飞行员用几乎垂直的爬升动作将对方推退,一边奋力拼搏,一边高声喊话:“晚1秒就要撞上了,我绝不会放过他!”
央视军事频道发布的这段视频很快登上了百度热搜榜首,单日播放量突破了3亿次。微博上的话题#这声怒吼听得热血沸腾#阅读量也超过了8.2亿,许多网友都夸这是“中国军人的硬核浪漫”。
事情发生在东海防空识别区,一架外国军机用低空突防的方式靠近我国领空,我方歼-20双机编队立即起飞进行拦截。当两架飞机距离逼近到200米左右时,外方飞机突然俯冲,试图从我方飞机的腹部穿越。这一危险操作让双方的翼尖距离变得极其接近——只剩下5米,就像两辆高速行驶的汽车车头几乎碰在一起一样。
这时候,那架外国飞机已经进入我方战机的尾流区,导致它的操控变得非常困难。军事专家说,这种“贴身缠斗”其实是典型的心理战,外方想通过施加极限压力来迫使我方退却。但是视频里清楚地记录了一次惊天逆转:我军飞行员在千分之一秒内完成了“快速升空加大角度盘旋”的组合动作,结果战机像一把利刃一样刺破云层,外机因为丧失目标,只能仓促撤退。
这不是在炫耀技艺,而是在生死攸关时刻的本能反应。参与东海巡航的顶级飞行员透露,歼-20的电传飞控系统虽然能帮助飞行员完成一些困难的动作,但面对超过9G的瞬间过载,飞行员还是需要用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大脑供血不足、视网膜短暂失明等身体反应。视频里那句带着东北口音的呼喊,成为当今最火的网络流行语,网友“铁血丹心”评论获得百万点赞:“这才是真正的‘霸道总裁’,用实力告诉全世界:中国领土,分毫不让!”
视频还在加载中……
当天,有关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飞行员王灵的经历令人非常震惊。在南海某片海域,他驾驶着直-19武装侦察直升飞机,与外国军机对峙,距离一度缩短到只有10米——在这个距离上,双方飞行员甚至能透过防弹玻璃清楚看到对方的面孔。“他算准我们会选择逃跑,但我坚持留在这里。”王灵紧握操纵杆的手稳得像磐石,指节都因用力过度变得发白。
在这场“空中拼刺刀”的激烈较量中,直-19搭载的毫米波雷达系统能每秒扫描上万次空域,它的独特空战模式可以在0.3秒内完成对4个空中威胁目标的轨迹预测和导弹引导分配。当外国飞机试图借云层掩护逃跑的时候,王灵灵机一动,采用了“穿云设伏”的策略,提前计算出云层的运动轨迹,在离地大约300米的高度布置了拦截位置。外国机一头扎进预设的“陷阱”后,因为怕失速,最后不得不改变方向,狼狈地逃跑了。
在现代空战中,飞行员得在9G的过载下,用一秒钟处理掉20条信息,这可是相当不简单的。王灵的自信来自于每天12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在模拟舱里面,他经历过上百次“10米碰撞预警”的专项训练;在抗眩晕的训练中,他还能保持清醒,连续完成8个滚转动作。这支队伍成立于2017年,还从炮兵部队转型成陆航旅,平均年龄才28岁,但已经在“直升机反直升机战术”方面做出创新,而且在2024年的中俄联合军演中,成功“击落”了模拟的敌方武装直升机。
这两件事的背后,彰显的是中国军队现代化作战体系的集中展现。王灵的直-19与外国军机对峙时,后方北斗卫星正以0.1米的超高精度进行实时定位,歼-20隐形战机在500公里外待命支援,052D驱逐舰的相控阵雷达不断监控整个海域。“空海一体”的作战网络,让任何挑衅行为都变得一清二楚。
军事专家杜文龙指出,歼-20的隐形设计,比如采用DSI进气道和菱形机头,让它在远程空战中更具优势。配备的分布式光电孔径系统和头盔瞄准具,让飞行员具备“所见即所射”的超视距作战能力。那些外机选择靠近挑衅,实际上说明他们在体系对抗中没有优势,只能靠这种冒险的动作碰碰运气。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海空军共应对外军挑衅217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4%。这其中反映出的,是中国军队不断推进现代化的成果,增强了战略威慑力。随着歼-35舰载机开始大量生产,076型两栖攻击舰逐渐形成战斗力,以及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实现“一周一射”的常态化,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的能力相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提升。
这种精神在人民空军的历史上早就有过先例。1951年,志愿军飞行员蒋道平在清川江上空与美军F-86战机群激烈交战,他驾驶的米格-15在燃料快用完时,还用机翼撞击敌机,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难得一见的“空中格斗”场面。军事评论员宋忠平提到:“从抗美援朝时期的‘米格走廊’到今天的东海空域,中国飞行员一直坚持着‘宁可流血染蓝天,也不让一寸土地受到屈辱’的战斗精神。”
这次的空中对峙引发的全民热议已经不仅仅是军事话题了,大家的情感都被牵动了。有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威风凛凛的气势,但更多的都是心疼。有网友留言说:“我们也不去主动撞它,撞了不就两败俱伤嘛,凭啥这么干?飞行员的培养成本可是很高的。”还有人建议:“给飞行员配个微冲,敢靠近就一梭子解决。撞啥呢?用雷达照着它不是更方便?”也有人表示:“没必要同归于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一定要给对方一些教训。”有人说:“战士的生命就是国家的生命,为了国家利益,敢牺牲自己,非常敬佩勇士们。”也有人叮嘱:“除了国家,大家也是家庭的丈夫、爸爸、儿子,希望你平安无事!”更有人提到:“是不是已经授权可以开第一枪了?我们战士们就像玉一样,怎么能跟瓦片一样硬碰?下次应该警告三次后再用导弹。”
回顾到2025年的那个时刻,王灵与外军飞机间短短10米的对峙,实际上就像是中国军队不断现代化的一个缩影。从当年“万国牌”设备在艰难条件下奋力拼搏,到如今“20家族”设备的全面装备,形成了明显的战略优势。从传统以陆军为主的作战方式,逐步转变为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作战体系,中国军人用满腔热血和聪明才智,谱写了强军强国的新时代篇章。
针对这个话题,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