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竟然出现了一组让美国海军觉得挺难堪的对比。
自从2017年加入服役行列以来,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一直没能彻底搞定,总有一些小毛病。不过,中国福建舰第一次公开进行弹射测试时,却轻轻松松地把三种不同重量的战机都送上了天空,成效挺不错的。
福建舰能让美国媒体大为震惊,主要是因为它在技术上取得了关键突破,尤其是在电磁弹射方面,显示出中国海军的实力突飞猛进。这次创新无疑提升了中国航母的作战能力,也让国际社会对其海军现代化步伐刮目相看,未来在海上竞争中的影响力会更加明显。
三型战机同台首秀,这一天美媒都炸了
9月22日这一天,肯定会在中国海军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就在这天,福建舰甲板上同时升空了三款完全不一样的战机——歼-35隐身机、歼-15T弹射型机和空警-600舰载预警机。
这个场面之震撼,明显能从美国媒体的反应看出来。美国《战区》栏目在北京时间晚上11点半赶紧发了一篇报道,标题就直言不讳地用了“惊人飞跃”四个字。
《新闻周刊》也跟着炒作:说中国海军取得了重大突破,舰艇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最先进的航母顺利完成了首次电弹测试。
你得知道,这帮美国媒体平时可没这么夸张。
以前一提到中国军工,他们总有一套老套的说法:技术挺落后,但投入挺大,表面上看挺先进,可就是难搞量产,或者某个细节没公开,疑似存在哪些问题。
说白了,也就是一句话:不认可中国的军工水平已经算是真正走在前列了。
这回可不一样了,美媒在文章里特别强调,福建舰可是全球第二艘搭载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还一次性搞定了平台、战机和系统的三合一整合,挺了不起的。
让人更咋舌的是,美国防界的汤姆·舒加特看到弹射的那一幕,居然忍不住直呼“哎哟,真棒啊”!
不是在夸奖,而是在感叹呢——美国航母的霸主地位,靠的就是那弹射技术。可现在咱们中国一下子突破了,还比他们厉害了不少!
从技术上讲,这次的突破意义可真不小。电磁弹射器可以灵活调节电流,为各种重量的飞机量身定制弹射力度,效果挺牛的。
歼-35算是个比较轻巧的五代机,而歼-15T则是体重在30吨左右的重型战机,空警-600则是个满载雷达设备的庞然大物。这三款飞机在动力、重量和起飞速度上差别挺大,但都能精准弹射出来,真是挺让人吃惊的。
有网友打趣说,福特号连30吨的飞机都难以稳妥弹射,而咱福建舰能弹射60吨的满油满弹战机,这两者的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电磁弹射破解满油满弹难题,作战能力脱胎换骨
要谈这次技术突破的精髓,得从一个老大难问题聊起。
以前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是用滑跃起飞的办法,舰载机就像坐跳台滑雪一样,靠自己的动力冲上甲板的斜坡,然后就往空中飞。
这种起飞方式有个大麻烦,那就是飞机没法拍个饱饭,再冲出去战斗。
要么多加油少带武器,要么多携武器少加油,鱼和熊掌两难兼得。
歼-15的飞行员在执行远程打击任务时,常常得靠“伙伴加油”来补充燃料,这也让整个作战过程变得更加繁琐。
电磁弹射就像是给战机装上了个强力弹弓,能把满油满弹的飞机轻松稳稳地弹到天上去。
这就意味着,福建舰上的歼-15T和歼-35,终于打破了“能飞得远”和“打得狠”不能同时拥有的尴尬局面。
更令人振奋的是,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顺利完成弹射,彻底破解了中国航母编队远程预警力量不足的难题。
以前,辽宁舰和山东舰只靠直升机进行预警,探测范围也有限,就像近视眼在大海上“摸黑”打仗似的。
空警-600的探测距离远远超出直升机和舰载雷达,成了航母编队里的“千里眼”。
从作战体系来讲,这三款飞机的搭配真挺讲究:歼-35主要搞制空和隐身突防,歼-15T则负责多样化的打击任务,空警-600则担纲预警和指挥控制的关键节点。
制空、打击、预警的三角战术布局,过去可说只有美国航母才能稳稳掌握类似的实力。
美媒也承认,福建舰大概会配备70到80架各类飞机,比如说有24架歼-35舰载机,24架歼-15T舰载机,再加上6架电子战机、4架空警-600预警机,以及无人机和直升机。
有了空警-600在前线的支援,歼-15和歼-35这些战机就能组成体系作战,借助预警机的反隐身探测能力,能够有效应对美国军机的挑战。
这个搭配,整体战斗力比滑跃起飞的航母强了不止一截。
美国防专家看傻了,连喊好球背后是什么心情
这次美国人的反应,真的是挺有趣的。
平时汤姆·舒加特这个铁杆鹰派大佬,对咱们中国的军事建设可是颇多挑剔,没想到这次看到福建舰弹射的画面后,居然竟然发出了“好球”的赞赏声。
这话听着像是在夸两句,但实际上更多是无奈中带点感叹的调调。
你得知道,美军的福特号航母上的电磁弹射系统从2017年开始服役,到现在一直不太稳,出问题的事儿还不少。
五角大楼作战测试评估办公室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一出来,大家都知道,福特号虽然终于完成了第一次海外战斗部署,可电磁弹射系统的可靠性还是不太行,导致舰载机的起飞速度总是没达到应有的水平。
更尴尬的是,福特号到现在还没能用电磁弹射把F-35C隐形战斗机送上天空,错过了那次“创造历史”的好机会。
中国福建舰一亮相,首次公开试验,就让歼-35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款能够在航母上用电磁弹射完成起飞的隐形战斗机。
这个比较下来,确实让人有点不好意思出局。
美国《战区》频道的评论很能说明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真是令人震惊。”
中国海军公布的图片和视频证明,歼-35成功成为第一款在航母上实现电磁弹射的隐形战斗机,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按照技术发展路线来看,这次中国走了一条突飞猛进的跨越式道路。
美国经历了从蒸汽弹射到电磁弹射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摔了不少跟头。
中国直接绕过蒸汽弹射,直接用上了电磁弹射系统,这种一蹴而就的技术飞跃,让美军也感受到挺大的压力。
美媒特意提到,美国福特号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差不多解决了电磁弹射的故障问题,而中国那套系统从公开的画面来看,运转稳妥,能适应多种飞机类型,飞速就搞定了,算是真正做到一步到位。
汤姆·舒加特在自媒体上提到:“除了电弹这块能手,中国航母还配备了几百枚远程反舰导弹,以及高超音速导弹做保护伞。”
这话说得挺扎心的——光比航母的技术实力的话,美国现在已经没什么绝对的优势了。
遇到这般状况,即使是平时挺硬气的鹰派专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技术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从近海到深蓝,这艘航母改写了游戏规则
福建舰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项航母技术的突破那么简单。
它意味着中国海军从以往的“近海防御”转向了“远洋护卫”的根本性变化。
之前,美国航母在西太平洋一度横行无阻,主要靠的就是舰载机具备远程打击、瞭望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的那套综合实力。
如今中国也拥有了这个本事,甚至在某些领域可能还比人家做得更带劲。
福建舰的作战半径已经扩展到第二岛链,这就意味着咱们中国海军的影响力,不再只是靠近自己家门口那么简单了。
那些熬夜搞设计的科研人员,还有在船厂拧螺丝的工人们,都是没有白费力气的。
从甲板上的工作人员那娴熟的手势,就能看出他们满满的自信心,每个动作都像是经过多次练习一样流畅自然。
那一刹那,歼-35冲入云霄的瞬间,好像把不少人的期待都带走了,也让许多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这个突破打破了大家一直认为“核动力航母比常规动力更优”的老观点。
航母的攻击实力和动力类型其实没啥直接联系,真正提升舰载机频率的,是电磁弹射技术的应用。
核动力航母的优势在于能长时间作战,但航母战斗群的实际速度,得看队伍中速度最慢的那艘舰艇。
就算是核动力航母,也得靠补给舰、驱逐舰、护卫舰这些常规动力的伙伴,才能保持作战,单靠它自己可不行。
福建舰装配的电磁弹射装置,实际上比美国福特级航母上的那套还要更为成熟稳妥。
美国多年来一直热衷于宣传他们的弹射技术,可谁知道,我们中国的团队轻轻松松就攻克了这个难题,还成功用在了实际操作中。
福建舰一旦具备战斗力,西太平洋那边的军事力量格局可就要悄悄变了。
对咱们老百姓来说,这就代表着安全感可能会增强,国家实力的提升也许会让生活更有保障,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这就是说,咱们的渔船在南海捕鱼会更安全一些,商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也更踏实了。
以前看到美国航母在咱家门口晃悠,心里总觉得有点发虚;如今,咱这边的航母能弹射满油满弹战机,还有导弹和预警机的保护,咱的底气提起来了。
结语
福建舰的顺利建成,不光是钢铁拼出来的胜利,更凝聚了许多人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的结晶。
中国航母编队驶入深蓝的海域时,全球的海上力量格局似乎在慢慢发生着变化,天平正悄悄向着我方倾斜。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真心想对那些默默努力的科研人员说一句,感谢你们一路付出,用智慧和汗水推动着国家的进步,你们的坚持和拼搏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