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伯克希尔Q2财报前瞻:现金超3400亿却难觅投资机会,卡夫亨氏拖累显现

3440亿美元现金堆成山,巴菲特最后一班岗却遇59%净利暴跌! 关税大刀砍向旗下品牌

伯克希尔·哈撒韦刚交出的二季度成绩单,让全球投资者倒吸一口凉气。 在沃伦·巴菲特已94岁高龄的背景下,市场密切关注其接班人格雷格·阿贝尔能否延续伯克希尔的投资传奇。

即将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将成为检验新领导层应对能力的重要窗口——在高利率、高估值与地缘风险交织的环境下,公司现金储备持续攀升,投资活动却趋于谨慎。

而公司账上却躺着3441亿美元现金——这笔钱多到能买下整个耐克公司外加波音,可偏偏找不到地方花。

更令人心惊的是,财报白纸黑字警告:特朗普的关税大刀正砍向巴菲特商业帝国的根基,旗下服装、玩具品牌已血流不止。

核心业务承压,保险拖累利润

营业利润111.6亿美元,同比下滑3.8%——这个看似温和的数字背后,是保险业务史无前例的拖累。

承保业务收入直接缩水12%,南加州一场野火烧掉12亿美元,让保险板块雪上加霜。

太平洋电力公司更面临27.5亿美元野火诉讼风险,天灾人祸正逼着这家以风险管理著称的公司重新思考保险生意的边界。

铁路和能源板块成了少有的亮点。 BNSF铁路净利润飙升19.5%,靠的是运价上涨和效率提升;能源业务利润增长7.2%,在电费上涨的背景下稳住阵脚。

制造和零售业务表面增长6.5%,但细分领域冰火两重天:工业部件卖得不错,消费品牌却集体“失血”。

投资组合爆雷,卡夫亨氏成“黑洞”

净利润暴跌59%至123.7亿美元的核心原因,是投资组合的剧烈波动。

卡夫亨氏这颗“雷”炸得最响。 伯克希尔狠砍38亿美元减值,将持股价值压到84亿美元。

这笔巴菲特罕有的失败投资,自2015年合并以来股价暴跌62%,而同期标普500大涨202%。 更扎心的是,5月份伯克希尔彻底退出卡夫亨氏董事会,连及时财务数据都拿不到了。

投资净收益更是断崖式下跌:二季度仅49.7亿美元,对比去年同期的187.5亿美元,缩水超七成。

股票投资收益像坐过山车——二季度浮盈64亿美元,上半年却净亏710万美元,纸面财富来得快去得更快。

现金山持续膨胀,巴菲特按兵不动

3441亿美元现金储备接近历史峰值,却三年来首次缩水——比一季度少了29亿美元。

这笔钱足够买下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公司20次,但巴菲特连续四个季度没回购自家股票,哪怕股价已从高点回落12%。

投资策略愈发谨慎。 连续11个季度净卖出股票,二季度抛售约30亿美元,只买入39亿美元。

前五大重仓股(美国运通、苹果、美银、可口可乐、雪佛龙)占股票持仓67%,几乎成了“不能动的家底”。

国际贸易不确定性上升,影响消费板块预期

尽管伯克希尔已不再直接控股服装品牌Fruit of the Loom,但其投资组合中仍有多家消费品企业面临压力。

其长期重仓股卡夫亨氏(Kraft Heinz)近年来因健康饮食趋势、竞争加剧等原因,营收增长乏力,股价长期低迷。

财报提示,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对旗下制造业与零售业务造成间接影响,尤其在供应链和出口环节。

若未来美国实施更广泛的关税政策,其能源、工业设备等出口导向型子公司或将面临挑战。

伯克希尔在财报中直接归因:国际贸易政策导致“订单和发货延迟”。 而特朗普宣布的新关税税率8月7日生效,更多冲击还在后头。

制造业板块虽整体增长,但供应链已被打乱。 财报指出,消费产品面临“订单延迟和出货推迟”,不确定性正渗透到每个业务环节。

交棒时刻的挑战

这份财报是巴菲特宣布年底卸任CEO后的首份季报,接班人阿贝尔将直面三重压力:保险业务的天价赔付、投资组合的剧烈波动,以及关税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卡夫亨氏投资败局揭示的不仅是选股失误,更是消费市场剧变——健康饮食风潮下,高糖高盐的包装食品巨头正在失宠。

现金储备的创纪录规模,反衬出高估值市场中投资机会的稀缺。 当“别人恐惧我贪婪”的巴菲特选择按兵不动,市场还能期待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