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5年物业行业风波不断,多家知名物业公司掀起“撤场潮”。中海物业、金碧物业、金科服务等先后宣布退出部分项目,原因包括业主欠费、长期亏损、开发商遗留问题等。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住宅小区掀起物业费降价浪潮,部分小区降幅近40%。上市物企利润下滑、现金流承压,行业陷入低价-劣质-欠费-撤场的循环。
物业撤场:无奈的“逃离”
在物业行业,曾经被视为稳定摇钱树的局面如今却急转直下。中海物业宣布将于2025年8月31日退出鄂州双创之星小区,这一决定并非偶然。自2023年3月进驻该小区后,中海物业就面临着入住率低、欠缴物业费户数比例高的难题。截至2025年1月,物业费累积欠费达59.59万元,这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物业喘不过气来。多方反复沟通却依然无法解决欠费问题,使得中海物业只能无奈选择离场。
金碧物业在岳阳湘阴六建溪上桃花源小区的遭遇如出一辙。从2022年12月入驻开始,就遭遇了延期交房、开发商遗留问题等麻烦。前两年物业费收缴率不到60%,累计亏损几十万元。连年亏损让金碧物业无法维持正常运营,最终在2025年7月30日选择退出。金科服务也在运营重庆恒春凤凰城小区10年后,于2025年8月31日撤离,多重经营压力让它也顶不住了。
物业撤场就像是一场无奈的“逃离”。这些物业公司就像在战场上疲惫不堪的战士,面对欠费问题这座“碉堡”,久攻不下,只能选择战略性后退。它们原本带着美好的愿景进入这些小区,想要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赚取合理的利润。然而现实却很残酷,欠费问题犹如一颗毒瘤,不断侵蚀着它们的利润,让它们在小区的经营难以为继。
物业费降价:行业的“价格风暴”
与物业撤场同时出现的,是全国范围内的物业费降价浪潮。今年四月,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豪宅盘与物业企业协商物业费降价,降幅高达3元/平方米。重庆、武汉等二线城市,超百个楼盘成功实现物业费下调。部分小区物业费降幅甚至接近40%。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4年至今,降费项目主要集中在部分二线城市及三线城市,如重庆、青岛、武汉、银川、成都、南昌、徐州等城市。尤其是去年以来发布物业费限价政策的城市,物业费整体降幅区间主要集中在10%-40%,不同城市、不同项目的物业费跌幅差异较大。
物业费降价就像是一场“价格风暴”,席卷了整个物业行业。对于业主来说,物业费下降意味着生活成本的降低,这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对于物业公司来说,这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物业费是物业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当物业费降低时,物业公司的利润空间也会被压缩。为了维持运营,物业公司可能会减少服务人员、降低服务标准,这又会引发更多业主的不满,导致更多的欠费情况出现。
上市物企困境:曾经的“现金奶牛”失色
曾经,物业行业被认为是具有持续稳定收入的“现金奶牛”。然而如今,上市物企却面临着诸多困境。有60家上市物业服务企业披露了2024年全年财报,根据克而瑞物管统计,2024年60家上市物企毛利润均值9.1亿元,同比下降2.2%;净利润均值1.9亿元,同比下降19.7%。
据观点指数发布的《2025物业服务卓越表现报告》,2024年,60家样本上市物企归母净利润总计109.6亿元,较2023年度的135亿元同比下滑18.81%,亏损企业数量持续扩大至13家。不仅利润下降,上市物企还出现了现金流承压情况。2024年60家上市物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下降至1137.3亿元,同比下降6.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7.6个百分点。
上市物企就像是曾经辉煌的明星,如今却陷入了困境。曾经它们凭借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受到投资者的青睐,然而如今利润下降、现金流承压,让它们的光芒逐渐暗淡。这些上市物企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遇到了风浪,需要努力寻找新的方向和生存方式。
行业死循环:低价-劣质-欠费-撤场
中物智库分析指出,当前宏观经济波动对居民消费行为的重塑,导致部分业主试图通过压低物业费减轻负担。但当物业费跌破成本线时,服务缩水引发更多拒缴,形成低价-劣质-欠费-撤场的死循环。
部分业主为了减轻生活负担,希望能够降低物业费。当他们成功压低物业费后,物业公司为了保证利润,不得不减少服务投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服务质量下降又会引发更多业主的不满,从而导致更多的欠费情况出现。欠费情况增多让物业公司的经营更加困难,最终只能选择撤场。而物业撤场后,小区的服务可能会陷入混乱,业主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这就像是一个怪圈,物业和业主在这个怪圈中相互纠缠。业主想要低价的服务,物业公司想要合理的利润,双方都有自己的诉求。然而当双方无法达成平衡时,就会陷入这个死循环。要打破这个死循环,需要物业和业主双方共同努力。物业公司要提高服务质量,让业主觉得物有所值;业主也要理解物业公司的经营困难,按时缴纳物业费。
物企的新选择:战略退出与精细化服务
当物企无法在特定项目中找到平衡点时,战略退出实为对双方负责的商业选择。部分物业公司在面对欠费问题和经营压力时,选择退出一些项目,这其实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它们可以将资源集中到其他能够盈利的项目上,提高整体的经营效益。
同时,另一部分业主则更愿为精细化服务付费。物企既要应对成本刚性上涨,又要满足日益精细化的需求。这就要求物业公司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例如,一些物业公司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家政服务、社区文化活动等,满足业主的不同需求。
物企的战略退出和精细化服务就像是两条不同的道路。战略退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而精细化服务则是物企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物业公司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业主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结尾:物业行业如今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物业撤场、物业费降价、上市物企困境以及行业死循环等问题,都是这个变革时代的产物。物业和业主就像一对相互依存的伙伴,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物业公司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业主的需求;业主也要按时缴纳物业费,理解物业公司的经营困难。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打破低价-劣质-欠费-撤场的死循环,实现物业行业的健康发展。“合作共赢,才能让物业行业的明天更美好。”让我们期待物业行业在未来能够迎来新的春天。
#热点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