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上午11点33分,美国军事圈里有家叫《战区》的网站,向来以冷静客观出名,可那天,他们破天荒地用上了“惊人飞跃”这种词。
这感觉就像你那个从来不苟言笑的老班长,突然激动地拍着你肩膀说“干得漂亮!”。紧接着,《新闻周刊》也跟上了,什么“胜利”、“里程碑”,好词儿跟不要钱似的往上堆。这在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军事的新闻里,简直是头一回。
搁在以前,他们要么装瞎,要么就是那套老嗑:“技术不行,全靠堆钱”,或者“样子货,中看不中用”。反正中心思想就一个:绝不承认你追上来了。可这一次,那画风转变得叫一个彻底,通篇都是实打实的肯定,连个“但是”都找不着。
最逗的是汤姆·舒加特,这哥们儿可是个铁杆鹰派,平时看中国啥都不顺眼。这次他在社交媒体上就憋出三个字:“我的天!”后面还跟了个“好球!”。这已经不是夸了,这是被震撼到有点语无伦次了。
他们心里门儿清,中国航母这次亮的牌,正好打在美国海军霸权的七寸上——舰载机弹射。更要命的是,从画面上看,我们这套系统,好像比他们自己的还利索。
美国人踩过的坑我们绕着走
让美国专家们集体破防的,是一组扎心的对比。你看他们那艘福特号航母,全世界头一艘装电磁弹射的,从服役到现在快八年了。结果呢?那套被寄予厚望的系统,三天两头出毛病。五角大楼自己报告里都写着,可靠性太差,严重影响飞机出动效率。
更丢人的是,直到今天,福特号都没能把自家的F-35C隐身战斗机给弹上天。你再回头看看我们的福建舰,第一次公开测试,就把歼-35稳稳当当地送了出去。不仅如此,甲板上还站着歼-15T重型战斗机和空警-600预警机。
这三种飞机,高矮胖瘦各不相同,起飞要求也差着十万八千里,却被同一套系统伺候得服服帖帖,挨个精准发射。这就是后发优势,一种聪明的战略选择。我们直接跳过了蒸汽弹射,一步到位。美国人前面趟过的雷,踩过的坑,都成了我们最好的教科书,让我们能抄近道,直奔正确答案。
满油满弹出门才是王道
电磁弹射这玩意儿,好处可不只是听着牛。它直接把航母的玩法给变了。有网友算了笔账,福特号连30吨的飞机都弹不稳,福建舰却能轻松弹射超过60吨的大家伙,还是加满油、挂满弹的那种。
这差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舰载机再也不用为了起飞先“减肥”了。以前在辽宁舰和山东舰上,歼-15的飞行员心里总得盘算,是多带点油飞远点,还是多挂点弹打狠点?滑跃起飞就这点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现在好了,问题解决了。歼-15T可以油箱灌满,导弹挂满,作战半径和打击能力,一下就顶到头了。更关键的是,空警-600这架“空中指挥所”上舰了,最后一块短板也补齐了。
这架长得有点像美国“鹰眼”的飞机,探测范围比以前的预警直升机大了好几倍,能往前飞出几百公里,给整个舰队当“天眼”。尤其厉害的是,它还有反隐身能力,让美军天天吹的F-22和F-35,在我们面前再也藏不住了。
太平洋的游戏规则要变了
福建舰一出来,就标志着中国海军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守着家门口,到能去远地方溜达了。你想想,歼-35的隐身突防,歼-15T的猛烈火力,再加上空警-600的千里眼,一个现代化的航母作战体系,齐活了。
按计划,福建舰能带七八十架飞机,光歼-35和歼-15T就各有24架,还有电子战飞机和预警机。这种豪华配置,以前可是美国海军的专利。就连特朗普政府里的鹰派都承认,现在的局面已经完全不同。
那位被震撼到的分析师汤姆·舒加特后来又补了一句,他说:“别忘了,中国的航母在西太平洋活动,背后还有几百枚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撑腰呢。”这话等于明说了,我们的航母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站着一个强大的支援体系。
从地理上看,福建舰的活动范围能轻松覆盖第二岛链,这可就不再是自家院子里转悠了。西太平洋的军事平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位美国海军专家在《新闻周刊》上感慨:“我们花了几十年建立的航母优势,中国人用更聪明的方式超越了。”
结语
这次的技术突破,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两个字:踏实。当看到我们自己的航母,也能把挂满导弹的先进飞机弹上天时,那种腰杆挺直的底气,是实实在在的。无论是南海捕鱼的渔船,还是远航的商船,都有了更硬的靠山。
福建舰的成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我们自己走出的一条路。从改造辽宁舰学经验,到自己造山东舰摸流程,再到福建舰的技术飞跃,这条路走得太清晰了。这背后,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是无数科研人员熬白的头发,是船厂工人拧紧的每一颗螺丝。
当年钱学森先生问:“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吗?”今天,福建舰用最响亮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不但能搞,而且有智慧、有能力搞得更好。走向星辰大海,不再是梦想,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脚步,只会越来越稳,越来越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