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里米亚,在里海北边的阿斯特拉罕,甚至在遥远的远东,加油站前都排起了长龙。
司机们手里攥着配给券,一次只能加上10升或20升汽油。不少加油站干脆关门大吉,因为已经无油可加。
对于一个石油出口大国来说,国内闹起了“油荒”,这事儿有点反常。
事情的根子,要追溯到乌克兰的无人机。根据一些法国媒体未经证实的消息,这些无人机在短短几个月里,对俄罗斯的能源设施发动了多次袭击。据说,俄罗斯的炼油能力因此被削减了38%。
这个数字要是真的,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为了应对缺油的局面,俄罗斯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提议,取消5%的汽油进口关税,好从中国、韩国和新加坡买到更便宜的油。
在远东的一些口岸,进口燃油已经实行零关税,政府还掏钱补贴进口商,弥补国内外价格的差额。
光靠进口还不够。俄罗斯延长了汽油出口禁令,对柴油出口也加了新的限制,一直到2025年底。同时,从邻国白俄罗斯进口的汽油量,从9月份的每月4.5万吨猛增到30万吨。
甚至,他们还临时允许在汽油里添加一种叫单甲基苯胺的化学物质,用来提高低标号汽油的品质,解燃眉之急。
国内的油荒只是麻烦之一,外部的压力正一波接一波地涌来。
美国总统特朗普那边,正在盘算着要不要给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 这家伙的射程能达到2500公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杀器。
法国媒体说,普京听到这个消息后火冒三丈。他警告说,如果乌克兰真拿到了“战斧”,就意味着俄美关系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节点。
因为在克里姆林宫看来,乌克兰自己根本玩不转这种尖端武器,背后必定有美军直接参与。这无异于美国亲自下场,直接卷入了这场打了三年半的战争。
除了军事上的威胁,金融领域的绞杀也在同步进行。
欧盟打算把冻结的俄罗斯央行资产,拿出1400亿欧元,以“战争赔偿贷款”的名义送给乌克兰。这笔钱,对打了三年半、家底快要掏空的乌克兰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但对俄罗斯而言,这是赤裸裸的挑衅。俄罗斯国家杜马直接把这个行为定义为“战争行动”。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更是痛骂,说这是欧洲人的“盗窃计划”。
普京的回应很直接,他刚签署了一项法令,授权加速出售那些还在俄罗斯境内经营的外国公司。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用没收外国资产来威胁西方了。
海上的摩擦也没停。9月28日,法国军队在海上拦截了一艘俄罗斯的“幽灵船”。
普京在10月2日索契的瓦尔代讨论俱乐部年会上,公开评论了这件事。他先是轻描淡写地说,“不知道这艘石油船在多大程度上与俄罗斯有关联”,紧接着话锋一转,指责法国海军登船检查是“强盗行径”。
一位叫阿列克谢·纳乌莫夫的评论员认为,这事儿可能成为局势升级的新导火索。他预测,俄罗斯接下来可能会派出军舰护送自己的油轮,而欧盟国家肯定会想方设法地阻拦。
“我们每天都在向俄罗斯与欧盟之间潜在的直接对抗点逼近。” 他这样写道。
也正是在这次讲话中,普京把矛头直指欧洲。他说,战斗迟迟无法停止,责任不在俄罗斯,而在少数人身上,特别是那些不断火上浇油的欧洲人。
“我们自己从未参与过军事对抗,”普京说,反倒是欧洲人一直在指责俄罗斯。
他甚至带着讥讽的口吻,提到欧洲一些领导人“歇斯底里地叫嚷着与俄罗斯的大战即将来临”。
普京的回应简单直接:“我奉劝他们,管好自家的事,比如正在欧洲大街小巷每天都在发生的乱七八糟的事”。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