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全红婵入学才一周,郭晶晶挂心的局面还是发生了,婵宝潇洒回击

全红婵入学才一周,郭晶晶挂心的局面还是发生了,婵宝潇洒回击

南大新学期刚拉开帷幕,校门口就迎来了最受关注的“新同学”——全红婵。

人还没在校园站稳脚跟,网上的议论倒是早早扎堆了。

结果,让不少体育迷和网友们没想到的是,郭晶晶最担心的那股无妄之灾,这么快就落到全红婵头上了。

开学第一周,全红婵身穿宽松运动服,一张普通到甚至有点憨憨的开学照被发到网上。

本来该是新阶段的起点,社交平台却先炸开了锅。

有人看她身形发福,立马下定论:“这体型肯定退役了吧!这么胖还跳水?难道南大就没门槛?”有的甚至揪着她的学业调侃:“别说写论文了,她连校名怕都写不全。”这些冷嘲热讽毫不遮掩,全然不顾一个刚成年的女孩子刚刚步入新环境的忐忑。

说实话,这股网络酸味并不新鲜。

谁还没见过网友的“刻薄嘴”?

可把一个曾经13岁拿奥运金牌的天才少女,按她18岁发育中的身材去喷,不就是欺负人吗?

更别说全红婵本来读的还是运动训练,专业课难度和普通理论课不是一码事。

院长苏炳添,谁能说他不懂体育人才培养?

偏偏这些键盘侠不问青红皂白,张嘴就拉踩。

其实,体育圈也不是第一次遇到类似双标。

孙颖莎、王曼昱读研免试进清华,评论区大都是“优秀!”、“运动员就要有特权!”一到全红婵,却变成“她行吗?”、“文盲!”可见有些人的标准全凭心情。

甚至拿王濛当年敢说敢做的“整活”举例,网友还能乐呵呵地点赞“真性情”。

可轮到全红婵就变成“没文化、没能力”,俨然专挑“软柿子捏”。

不少人觉得全红婵背后没有强大的粉丝群体,除了郭晶晶出来公开说“她是天生冠军,外界要多点包容”,好像关注她的人并不多。

过往还有媒体记者公开讥讽她“装疯卖傻”,假冒AI音频拿她做广告,甚至谣言她巨额捐款。

可一旦传言被辟谣,风向又成“凭啥不捐?”这逻辑,真琢磨不透。

其实,青少年运动员谁没遇到发育期身材变化?

当年郭晶晶、伏明霞、吴敏霞哪个不是“胖瘦反复”?

人家最后不照样拿冠军、读名校、走人生巅峰?

教练陈若琳公开说会帮全红婵调整,减少参赛压力,就是想让她慢慢调状态,而不是一味推到赛场上硬拼。

可网友看不到背后的努力,永远盯着表面“胖了”“变懒了”,一股脑扣帽子。

这两年,文体明星“被围攻”早成常态。

前有羽生结弦因为私生活被刷屏,谷爱凌成绩下滑时也被扣“飘了”。

无论成就多高,网络上总有人用最苛刻的标准盯着你。

道理很简单,一旦你不是他们心中“完美”的样子,就要被喷、被嘲讽。

其实人生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尤其在聚光灯下,每个人都可能脆弱。

好在全红婵自有她的“气场”。

面对一波又一波的质疑,她没吭声没撕逼,而是把社交签名改成“继续讨厌我吧,我自己过得挺爽,不会为你们变。”这话听着轻描淡写,却藏着不少00后的倔强。

官媒也及时站队,发文力挺:“退不退役、学不学业,全红婵自己说了算。”一句话把那些冷嘲热讽直接怼回去了。

归根结底,全红婵只是个热爱跳水、渴望成长的年轻女孩。

她不是谁的偶像,也不欠谁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设。

她有迷茫、有缺点,也会在青春期长肉、犯错。

可正因为这样,她才更像你我身边真实的年轻人。

她值得被尊重、被善待,也值得有空间继续追梦。

谁都可以不喜欢全红婵,但没人有权力把她的路堵死,更没资格否定她曾为国争光的努力。

希望下次看到体育明星走进校园、走向新生活时,大伙能多点善意,不再让“网络暴力”成为青春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