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职务整整一年后,宗馥莉终于开口了。面对《财经》杂志的采访镜头,这位备受关注的"接班人"首次以集团最高决策者的身份,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管理思路和改革方向。
与此同时,一个更重要的消息得到官方确认:宗庆后生前持有的29.4%娃哈哈股权,已通过遗嘱公证完成向女儿的过户,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全部办结。这意味着,宗馥莉在这家饮料巨头中的控制地位获得了法律层面的最终确认。
不认同"时代说"但坚持改革路线
在专访中,宗馥莉展现出了与外界预期不同的务实态度。她明确表示,并不认同所谓"宗馥莉时代"的提法,但同时毫不掩饰自己的改革决心——要搭建属于自己的管理团队,推动整个集团的职业化升级。
这种看似矛盾的表态,实际上反映了她对企业管理的深层思考。"每位新上任的管理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要求来塑造组织",宗馥莉的这句话,道出了企业传承中的普遍规律。不管外界如何定义,改变都是必然的。
近期娃哈哈内部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变动,正是她所说的"职业化升级"的具体体现。在她的规划中,员工的升降必须以贡献和结果为标准,这在传统家族企业中并不常见。
股权结构终获法律确认
相比管理理念的阐述,股权继承问题的最终解决更具现实意义。根据娃哈哈集团的正式回应,宗庆后直接持有的29.4%股权通过遗嘱公证,已100%由宗馥莉继承,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完全完成。
这一确认,为持续一年多的继承权猜测画下了句号。目前娃哈哈集团的股权格局已经明朗: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娃哈哈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职工持股会的变化。这个曾经处于"隐身"状态的股东实体,在2018年宗庆后主导的股权回购后,成员已缩减至宗馥莉一人。娃哈哈方面强调,当时的回购流程完全合法合规,且无人提出异议。
海外信托引发法律纠纷
尽管国内的股权继承已尘埃落定,但海外资产的处理却出现了波澜。据香港高等法院的相关诉讼文件显示,宗庆后的另外三个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已对宗馥莉提起诉讼。
争议的焦点集中在信托财产的处置上。根据诉讼材料,宗庆后生前曾指示为三个子女在香港汇丰银行分别设立7亿美元的信托,并委托宗馥莉代持相关资产。在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与三位子女签署协议,确认了继承权限并同意设立信托。
但问题出现在执行环节。三兄妹指控宗馥莉擅自将信托账户中的部分资金用于越南工厂开支,认为这违背了信托设立的初衷。
对此,宗馥莉方面的回应颇为谨慎。她表示不认可"手写指示"的法律效力,同时强调信托资产应继续进行固定收益投资,只分配利息收益。在她的表述中,自己始终尊重父亲的意愿,从未阻止境外信托的正常设立。
改革与传承的平衡艺术
从宗馥莉的首次公开表态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对企业未来的思考。一方面,她需要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期推动必要的改革;另一方面,她又必须处理好与家族其他成员的关系,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职业化升级的提出,显然是她对娃哈哈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判断。在饮料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确实需要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而她强调的"以贡献和结果为依据"的用人标准,也体现了对效率和业绩的重视。
香港的法律纠纷虽然增加了不确定性,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并不足以撼动宗馥莉在娃哈哈的主导地位。29.4%的股权加上职工持股会的实际控制,为她提供了足够的决策空间。
接班一年来的表现,证明了宗馥莉正在从"创始人女儿"的身份向"职业企业家"转变。而这种转变,或许正是娃哈哈这家传统家族企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