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这才叫输得值!”关掉直播那一下,朋友圈炸了,全是拍大腿的截屏,谁说咱没超级巨星就玩不转?67比68挂在那,乍一看心疼,细品全是意外的好收成。
现场回看看八遍。最后一分钟,胡明轩假动作把人晃成木头,三分线外一步绝杀转身抛进,观众席那个吼声能把屋顶掀翻,裁判回头瞅计时器,0.1秒,球网还没完全静止,哨就响了,两分有效转一分差距。回放一帧一帧拉,胡明轩左脚脚尖先着地,右脚跟进那跨步刚好踩在三分线里,这要是再远两厘米,结局直接改写。
镜头再回到替补席,朱俊龙毛巾甩天上,王俊杰直接蹦到场边摄像镜头前做鬼脸。暂停回来澳大利亚边线发球,我们四个人挤在弧顶干扰,明明还有犯规次数,老乔死活不叫,赌对面心态。结果人家老大哥米尔斯用他最熟的节奏兜出来,罚球线急停跳投,咣一声砸前框弹起。揪着嗓子吼一声,时间走完,瞪着电子计时牌,所有人都懵了。都在猜。这要是再补一秒,多抡一个战术,澳大利亚真不一定扛得住。
赛后在媒体通道蹲,先堵住胡金秋。我以为他沮丧,结果咧嘴傻笑,“上次打黎巴嫩输三分,这次只输一分,少丢两分,升级了嘛!”真人比电视上壮,肩膀厚得过道灯都打阴影。问他有没有觉得遗憾,他直接摇头:“看清楚差距就行,挨打就学,挨打就学。”手机掏出来给我看训练表,回国直接拉去昆明高原,35天练六休一,力量每天两练,有氧拉满。点开一张图,凌晨四点半球馆灯开着,投篮机循环响,地板上全是汗脚印。
更离谱的是更衣室气氛。雷蒙发视频,跟拍视角晃成一坨浆糊,高诗岩追着赵睿喊“中国队长”,赵睿手里拿着战术板假装指挥交通,音响放着大张伟的歌,全队合唱跑调到天边。王俊杰把胡明轩脑袋P在哈登脸上发群里,配文“此球给9分”,胡明轩秒回“小孩你又皮”,还被朱俊龙截了表情包做成动图循环。twitter热搜直接打中文“China basketball family”,配文点赞10万,下边全是老外粉丝羡慕疯了。
翻开技术统计,全部人名清一色蓝领:胡金秋整个系列赛场均18.6分,命中率64%,罚球73%,全靠机动吃饼,胡明轩场均13分外加3.5助攻,关键球占比全队第一,连个标点符号的MVP选票都没捞着。余嘉豪第一场被喷软,后边四场篮板稳在7.2个,盖了9次帽,对手突破见他就绕。最有意思的一组数据:全队场均犯规22.8次,联盟第五,但个个都是普通犯规无技犯,裁判想找人吵架都抓不到把柄,主打一个“动口不如动手”。
再对比澳大利亚。对面头号攻击手三分命中率51%,全队罚球83%,每回合得分1.08,全联盟第一。看这条你就知道我们怎么被咬死的:多出3个失误,少抢2个进攻篮板,拼到最后差一口气。输得服,但输得明白。波兰欧盟补贴争端最近吵得热闹,两边打球也像扯补贴,互相卡位卡得死死的。
LC区采访,阿不都沙拉木在楼道揣手:“以前国家队背着包袱,赢一场像完成任务,真怕输球挨骂。这次教练组反复说,输了论坛照样骂,但我们打球不是给他们写作业,能给国旗打完最后一攻就行。”他说那帮人私下给胡明轩取外号“小马达”,因为每回合都在外面蹦跶,胡明轩听见了反而乐,社交头像直接换成电动机gif。
抖音刷到高诗岩直播,七千人围观,他在评论区打字“兄弟们别刷了,流量要留给中国男篮”,粉丝狂刷火箭,他还在线点了凉菜拼盘。直播结束又补一句“等回北京请大家撸串”,评论区全打卡定位在簋街。骆达华当晚上传一张饭馆大图,十几双逮啤酒的手举在那儿,玻璃反射里看得见勇士队库里球衣,球迷排队合影。朱俊龙夜跑四环,跟拍狗仔追到长虹桥,他冲着镜头竖大拇指,“哥们明儿训练六点见。”
再看一条脆弱神经:前三节我们死操七人轮换,朱俊龙抽筋扶腰那一刻,教练组集体抱头,以为要崩盘,结果程帅澎顶过来,三分2中2还把对方内线撞翻在地。他说抽筋那哥们下场时拍他屁股:“剩两分钟我去歇烟,你顶会儿,别给我丢人。”然后俩人就击掌。体育局领导原本准备开发布会写检讨,后来听领队汇报,直接改成庆功宴,菜单上皮蛋瘦肉粥、羊肉串、宫保鸡丁一应俱全。
外网热评翻出来一条2019的截图,当年骂声一片“协会解散得了”,现在空降齐刷刷改口风,“亚洲能把袋鼠拖到最后一攻只有中国”。有澳洲球迷留言:“谢天谢地我不是对手球迷,心脏顶不住。”翻译回来一堆哈哈,我们这边回复“兄弟过奖”,套近乎比自家群还热。
我算了算,这块银牌后面藏着七千万条弹幕,两千条热搜,一个月微博营收。波兰欧盟补贴争端那时候波兰政府严阵以待,篮协这次加班到凌晨四点,赶出的声明只有一句话:“感谢球迷,失败是成年礼。”下边疯转两万次,点赞56万。有人截图朋友圈“成年礼其实不要太贵,一场硬到最后一秒的比赛就够了。”
冷知识:北京飞悉尼直航11小时20分,球队飞机原定20日落地才收拾行李。结果领导一句“回家”,早上六点舱门就开了,机场接机口排出去三圈人,每人手里举的横幅全是手工写,“差一分也爱你”,还有小朋友画袋鼠穿裙子。一个穿校服的妹子给胡金秋递熊抱,抱完咧嘴就哭,“叔叔你下次再扣一个。”胡金秋一米一大汉当场红了眼。
回来的大巴上,全员群发ID卡,上面简单两行:CHINA BASKETBALL FINALISTS 2023——亚军,却烫手得很。王俊杰在车上调监控,把胡明轩踩线瞬间打印成照片,挂车厢当风铃,一路咣当咣当。赵睿说回家第一件事把奖牌藏起来,省得老妈当她打麻将的钱包链子。
说说裁判,现场回放第26分20秒,朱俊龙突破上篮被一巴掌呼脸上,没哨,全看台“K”字形长音撕裂夜空,朋友圈截屏那颗球评论区吵翻天。但没人赛后围攻裁判,因为整队采访口径统一“练好罚球我们再回击”。这招全场鼓掌三次,堪称史上和平失败范本。
还有奇怪的数据:中国赢球那几场,热搜前三全是教练战术图;输了这场,词条变成了“胡明轩女朋友”“程帅澎纹身”“王俊杰自拍像哈登”。流量嗖嗖地转轨,明明失败,故事却比赢的那几场还香,网友总结一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篮球例外。”
中场一条弹幕飞过,“这支球队像刚上班两个月的应届生,杂活全包,加班到半夜,老板还夸有前途”,点赞5.6万,打字的手估计酸麻。没有大牌也成优点了:球权人人能摸,你敢打铁我就敢补,空切跑炸了袋鼠的老胳膊老腿。
再补个圈内爆料:庆功宴拼桌上,领队放话八月末成都热身赛开票十分钟售罄,赞助商哗哗掏现钱,原本夏休的球员自动回队加练。老乔端酒杯站凳子上吼,“差一分不是终点,好戏还在后头!”底下吼声掀翻火锅。据说克拉科夫东欧转会窗同一小时里,有三个经纪人询价朱俊龙,被一句“国家队按日程走”给怼回去。
手机又收到推送,胡明轩改名“悉尼街溜子”,粉丝破900万,翻十倍。他把头像换成决赛底线跳起传球的剪影,配文七个字:下次不踩线行吗?评论秒破两百万,全是“行”。
低头想想,十年前我们念叨输韩国就得写检讨,现在输世界第三甩一分全网狂欢,质变肉眼可见。下次别再问“多久拿冠军”了,先数数这批年轻人下班坐几号地铁。联盟21岁小将挤破头想进国家队,就冲这一晚的欢呼。
你说你急啥?波兰欧盟补贴争端 过去吵了一年没吵完,篮球输一分咱们两分钟消化,睡一觉照样早饭豆浆油条。坠入遗憾还是抬头看路?留给键盘侠头疼去吧。
小伙子们行李还没到家,我已经在抢票去成都打热身赛,你呢,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