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国偷偷把琉球的管理权交给了日本,实际上是通过所谓的旧金山密约,宣告自己已经完成了对日本的“改造”,也就是说,美国把日本“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正常国家”。有人分析,说美国此举是为了推进亚太战略,想拉拢日本,在不少方面都对日本做出了让步,比如琉球的地位,以及把驻日美军变成常驻的美军等等。美国在亚太地区发动战事时,日本趁机搞发展,经济一下子蹭蹭上涨,变成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所以说,美国的亚太政策还真帮日本创造出了一个经济奇迹。
就在美国在亚太地区挑事儿、打仗的时节,日本正巧顺势借机大发横财,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这些“特需订单”,都让日本的工业受益匪浅,直接把日本推上了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宝座。这所谓的经济奇迹,其实根源就在于美国的亚太政策养大的。经济一飞冲天,日本的底气也跟着增强,自卫队的战斗力逐步提升,到了2025年,防卫预算已经飙到 8.7 万亿日元,占GDP的1.8%,快要迈向2%的目标了。你说,这还像个“自卫”的架势吗?
自从美国开始炒作“台岛牌”,日本也紧跟着冲到前头,前首相安倍晋三那句“台岛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喊得震天响,右翼政客们也纷纷效仿,一会儿说要支援台岛,一会儿又炒作地区紧张气氛,政治导向一清二楚。嘴上说得凶,实际行动也没落下,最近外媒都盯着呢,日本防卫省暗中调整驻琉球的自卫队兵力,之前的 15 旅团打算升级成师团,还要组建个“特战旅”,把最精锐的部队都纳入进去。这摆明就是要搞大一点、强一点,提升战斗力。
有人说日本这次的折腾,就是想跟驻琉球的美军“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话一点不假。美国在琉球布置了嘉手纳和普天间两个大机场,之前还派了F-15CD战斗机,预计2026年会换成更先进的F-15EX,那可是能挂高超音速武器的“最强F-15”。日本自卫队也有将近200架F-15JDJ,跟美军配合打仗啥的正好。这次把自己的部队级别往上提,也就是想在联合作战时更靠得住。而且共同社还爆料说,美日早就做好了台海联合作战的计划,美军要把“海马斯”火箭炮部署到西南诸岛,日本负责运弹药和燃料,这两边的关系,差不多都快绑在一块啦。
更引人警觉的是,日本不仅只是在调动兵力,还在做“打仗的准备”。这几年,琉球外岛的人员撤离演练一直没停过,去年 1 月,冲绳县还搞了个纸上模拟演习,打算用6天时间把5个城镇的12万人撤到九州去,福冈、大分这些地方都提前安排好了接收难民。这不是在防范什么危机,明显是把琉球当成未来潜在的战场,先把人们挪开,为了腾地方放武器。为了能打仗,日本还在疯狂花钱搞“反击能力”,2025年预算里光高超音速导弹研发就花了585亿日元,还打算建立卫星星座当“眼睛”,就是说要实现精准打击目标的能力。
不过,这里面明显带点虚头巴脑。嘴上一直喊着“有事”,身体却挺诚实,忙着把民众趁早疏散;防卫省说要增强威慑力,琉球老百姓骂声连连,《冲绳时报》直接质问是不是想把冲绳变成个军事堡垒。更奇怪的是,85%的日本人挺喜欢美日同盟,却只有15%愿意跟着美军去“保卫台湾”,没人真想战火烧到自己家门口。就连日本的媒体也担心,要是特朗普再上台,可能会逼日本掏更多的防卫费,到时候能不能扛得住都成个问号。
说到底,这次日本的动作其实就是借着美国在亚太的策略,在向上攀爬。一方面靠美国背书加强军备,一方面想借台海的事儿,提升自己在地区里的话语权。美国需要日本作为棋子,来封堵中国,日本也希望借着美国的力量,摆脱“战后束缚”,俩人心照不宣。不过日本自己没搞清楚形势,琉球的主权本身就没有完全合法,美军在那儿部署军队根本就是把它当做板凳上的肉。要是真台海出啥事,首先得牺牲的,可能就是琉球。
现在日本可是沒在藏了,把兵力都调到琉球那边,还跟美军搞起联合计划,表面上看挺硬气,但实际上是被美国绑上了战车。它一边巴望着攀上美国的势力范围,一边怕真跟中国正面交锋,只能一边喊硬话,一边做好撤退的准备。可就算如此,也掩盖不了它小心思,兵力调动、演练计划、预算都在不断增长,哪一样不是暴露出它想插手台海的野心。不过说归说,要是真动手,日本其实还没那个胆子,毕竟中国的实力摆在那儿,一旦惹急了它,带来的只会是更大的麻烦。那些新升的兵力,买的导弹,根本怎么也扛不住中国一轮反击。说白了,日本就是跟着美军凑热闹,想在乱局中捞点好处,结果这火烧得不听控制,迟早还会烧到自己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