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这位一代枭雄,军事天赋那是没话说。在哈特的著作中,被认作对人类历史发展起过大作用的100位人物里,中国就有三位出现在名单上:秦始皇、隋文帝和成吉思汗,个个都是了不得的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成就,主要是在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体制。隋文帝杨坚通过推行考试选拔官员,打下了科举制度的基础,也算是结束了门阀世家的专权时代。至于成吉思汗呢,坚持用武力征服,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堪称古典骑兵的巅峰表现。
成吉思汗的战斗力真是牛,据说特别善打仗,子孙后代也都延续了这份勇猛。古时候建业的皇帝,基本上都是“骑马夺天下”,军事能力得很。不过,创业皇帝的子孙后代,往往是越差越远,一代不如一代,尤其是在军事方面,成吉思汗可是个例外,后续的皇族们在战场上依然能打得热火朝天。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打仗那是没得说,他军事实力杠杠的。至于他后代的能力咋样呢?公子扶苏,跟着蒙恬守着九原郡,盯着匈奴,但没见哪儿有他打仗的记录。秦二世胡亥,要真有两把刷子,自己上阵杀敌,秦朝也不至于短短几代就玩完了。
前202年,刘邦重新统一天下,建立了汉朝,史书上叫西汉。提到刘邦的军事能力,历来有人怀疑,说他打仗不如韩信,没了韩信的帮助,刘邦也挺难搞定汉朝其实,韩信也不是刘邦的对手,要是两人单打独斗,韩信可能会折在他手里,毕竟韩信不太会拉拢人心。
说刘邦不会打仗,那简直是在开玩笑。要真是他不行,韩信、彭越、英布那些大将怎么会心甘情愿听他号令?况且,不管是韩信还是彭越、英布,都没真刀真枪跟巅峰的项羽掰过腕力,能跟项羽正面硬拼的,只有刘邦了。
后赵的皇帝石勒说得清楚:要是刘邦当皇帝,他肯定跟着跑,听他指挥,跟韩信一起拼杀;要是刘秀当皇帝,石勒倒宁愿自己闯一番,跟刘秀争锋夺天下。看石勒眼里,刘邦比刘秀强多了。
刘邦的后裔怎么样呢?他的儿子刘盈不用说,算是个仁慈的君主,可在军事方面就不咋地了。到刘邦年纪渐长时,便让刘盈领兵出征对抗英布,吕雉心怕儿子有危险,苦苦地请求,让他不要轻易出战。
汉文帝、汉景帝还算得上不错,可就是汉武帝给人的评价最特别高。汉武帝家底很厚实,能跟匈奴骑兵硬拼,可就是没彻底解决这麻烦事。卫青、霍去病之后,汉武帝多次率兵北上打仗,结果可是三次全军溃败。
汉武帝一辈子主要忙着指挥将领打仗,把文景之治积累的国力也耗去了不少。要说他没有亲自领兵上阵,这是个缺点。等他登基后,汉朝没有现成的顶尖将领,缺少能独挡一面的主帅,像卫青、霍去病都是后来崭露头角的猛将。
汉光武帝刘秀,在大家心里都算个“位面之子”。他的军事才华那是真的厉害,这点不用多说,能把汉朝重新建立起来,就是最好的证明。可惜的是,他的后代逐渐不行了,屡次传位之后,到了东汉中期,那些小皇帝像扎堆似的出来,带兵打仗都算不错了,能站起来走动都算不错了。
司马懿是晋朝的奠基人,除了诸葛亮这个对手,那个时候真没几个人能跟他抗衡。他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都还算不错,司马师特别聪明,谋略厉害,手腕也强。可到孙子那辈就不行啦,司马懿一家父子几个人,基本把司马家的聪明才智都用完了。
隋文帝杨坚,成功平定尉迟迥的乱局、统一了江南地区,还北上征讨突厥,虽然战斗力比不过周武帝宇文邕,但整体来说也算挺能打。至于隋炀帝杨广嘛,表现就一般般,隋朝两代一死,跟秦朝差不多,都没啥长命。
唐朝的情况也类似,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军事才能不赖,不过李世民抢了不少他的风头,把晋阳起兵的主要功劳都揽到了自己名下。李渊、李世民和李建成,这三兄弟都是真正的人物,李世民则是靠着玄武门之变坐上了皇位。
李渊的孙辈,李世民的儿子中,有哪位皇帝真能打仗的?李恪啊,听说是文武双全,跟他爹李世民有几分神似,但我看他没怎么亲自上阵,有啥经典的战役留名?李治手下有苏定方、李绩这些开国名将撑腰,靠着他们才平了西突厥,也算有几分战功。后头,唐朝除了那位虎头蛇尾的唐玄宗,其他的皇帝几乎都没啥打仗的本事。
宋太祖赵匡胤,个人武艺那是真没得说,后代子孙嘛,咱就不多提了。两宋历时319年,燕云十六州始终没能搞回来,反倒朱元璋用了一年时间就解决了。南宋除了赵构,其他都是赵匡胤的后代,也没见哪个能打仗的。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一辈子打仗从未败过,到了儿子那辈,人才也是挺多的。完颜宗望、完颜宗辅、完颜宗弼,全都挺牛的,打败辽朝、灭了宋朝,还活捉了辽天祚帝,俘虏了徽宗、钦宗这“二圣”。孙辈里,金世宗完颜雍挺厉害,但其他的就没啥亮点了。
明太祖朱元璋,起步只能算是个普通的小碗,却撑起了一片大明江山。朱元璋战斗力杠杠的,打仗这活儿妥妥的没得说,后辈们表现咋样呢?晋王朱棡、宁王朱权、燕王朱棣都挺猛的。尤其是朱棣,不但当了皇帝,还是亲自带兵征战漠北,到了54岁,亲自上阵拼杀,中原大一统的王朝,怕就他一个人能顶得住。孙辈里的朱瞻基,以及后续的朱厚照,也都不差,其他孙辈嘛,就没啥特别突出的了。
清太祖努尔哈赤,儿子辈的皇太极、代善、多尔衮、阿济格、多铎、莽古尔泰啥的,都挺能打的。皇太极不仅勇猛,还有文采,搞出了个清朝。孙辈里就差点意思了,只有豪格和岳托还能打硬仗。之后,虽说像杰书、岳乐那些也算有名,但跟吴三桂比起来,还差点火候,靠的主要是国家的力量撑着。
成吉思汗的后人,到底咋样呢?比起秦、汉、晋、隋、唐、宋、金、明、清这些建朝皇族的后代,成吉思汗的后代差远啦。人们对于“黄金家族”印象里,成吉思汗身边的人都特别能打仗,不缺人才,手里一把好牌:几乎个个都能单挑天下,甚至还能自己搞出来个汗国。
成吉思汗的儿子们,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可都是响当当的名将啊!三峰山战役上,拖雷直接干掉了13万金军,金朝灭亡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术赤、窝阔台、察合台一伙儿往西边杀,干掉了西辽和花剌子模,顺带还把钦察草原、罗斯那些公国给收拾了个底朝天。
孙辈里,拔都西去打仗,横扫欧洲,成立了钦察汗国。斡儿答创立了白帐汗国,后来后裔又建立了蓝帐汗国。拜答尔在里格尼茨一战中歼灭了3万波德联军。合丹把军队攻进了克罗地亚和奥地利,还追击匈牙利的贝拉四世。阔端南下征服了川蜀,还打理起青藏地区;阔出则南下攻占荆州和襄阳;贵由从东面进攻辽东,从西面展开了高加索地区的征战。
阿鲁忽去攻河中,察合台汗国把农田地区掌控了,还与别儿哥展开战斗。别儿哥更厉害,亲自带兵去呼罗珊迎战察合台汗国,还派术赤后裔那海攻打南高加索,结果击败了旭烈兀,黄金家族之间也混战不断。忙哥帖木兒、也速蒙哥、八剌这些人都非常猛。笃哇大汗屡次进攻德里的苏丹,还在印度河边饮马。
海都可是个狠角色,他把窝阔台汗国的底子重新梳理好,和忽必烈干了几十年,甚至一度把察合台汗国挤得没了脾气。旭烈兀西去征伐,拿下西亚和两河流域,还建立了伊利汗国。蒙哥大汗和忽必烈的能力都挺牛逼的,特别是忽必烈,虽然在法理上不占优势,但就能搞定阿里不哥。
元武宗海山,才17岁就守着西域,跟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打了个天翻地覆,最后也是他把这些宗室诸侯都制服了,元朝名义上的老大,四大汗国的主人。明朝一登基,黄金家族那帮人依旧牛得不行,脱脱不花、本雅失里、达延汗、俺答汗、林丹汗,还有钦察汗国的脱脱迷失大汗,伊利汗国的合赞汗,个个都是能人猛将。
可以说,成吉思汗不光自己打仗本领了得,子孙后代也都是打仗的好手,人才辈出,黄金家族从不缺猛将。从蒙古帝国建立到清朝中期,五百多年的岁月里,他们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这可是秦汉、隋唐、宋金、明清这些朝代比不了的辉煌时刻。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后代如此擅长打仗呢?第一代人能打这个很正常,毕竟是开创者;第二代继续能打,也说得过去,可要是到了第三代以后还能保持这个水平,那就不常见了。究其原因,跟社会的发展程度有关。蒙古一直处在部落向封建帝国转变的阶段,权力还没有完全集中,贵族势力相当强大,大家都靠拳头说话,只有实力强的才能站稳脚跟。
当权力还算分散,大家都拥有兵马、牧场、土地和各种资源,谁也不服谁,个个都想扩大势力范围和实力,打仗变得难免。成吉思汗的后辈们多,能打仗的人也不少,彼此之间又经常发生争斗,这样的场面在其他朝代可是没那么常见的。
要是李渊、朱元璋这些大人物,要是生在蒙古大草原,和成吉思汗换个地方,结果恐怕也差不多。唐高祖、明太祖的后代那么多,要在那片草原上过游牧日子,发展轨迹跟成吉思汗后人也不会差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