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A股市场,能源板块的老干部申能股份,从来都冲在一个大型舞台中央,是那种你明明觉得没啥新花样,人家偏偏能玩出点水花的存在。
这不,2025年中期业绩那一摊数据一甩出来,本来以为日常操作,谁料仔细一扒拉,里头还真有不少门道。
你说到底煤炭降价是不是真金白银进了电企腰包?新能源扩起来,申能这波究竟是光鲜还是“虚胖”?盈利、现金流,哪头给力哪个有坑?机构咬定“买入”,是不是在贩卖焦虑收割散户,还是人家真有底气?这些问题像一串“彩虹糖”,拆开才知道色彩各异、滋味儿复杂。
不多说,盘一盘东吴证券这份点评报告,看看申能的路子究竟是“脱胎换骨”,还是“老树开新花”。
先按下快进键,把报告甩的数据翻出来对一对——表面看,归母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下滑了5.23%。
看到这,咱普通股民要说了:卧槽,这不是负增长吗,能拿什么撑门面?
其实仔细摸一摸底期,做了个扣非净利润(刨去特殊受益或亏损干扰那些),反而长了2.20%。
啥意思?说明主业务还是往上拱的,外围因素才让表面看起来冷清,实则锅底火还在烧。
营业收入略微跌落——减少了5.28%——这要是放在什么互联网新贵,二级市场能摇三下。
但申能的调性就摆在那了,老牌能源企业,瘦得下去也胖得回来,关键是基本盘在手。
既然营收没长净利反倒吃紧,那就得刨根问底:钱都去哪了?是成本起舞,还是产能没跟上?
其实看发电量就能窥见一二:整体下滑1.7%,里头煤电更惨,直接干了-6.8%,风电、光伏倒是上蹿下跳分别搞了19.9%、13.4%的同比增长。
掰着手指头算,2025年上半年,这玩意控股发电量有259.51亿千瓦时,不少。
但结构一分,煤电还是大头,气电和新能源分两边插花。
说句在行点的,煤电发电量降了,一方面是政策引导,一方面是用电结构在变,而新能源则成了那根小爪牙,不声不响蹭蹭往上冒,36.4%的发电占比跟过去一比——果然绿色转型不只是说说而已。
这里再插一句,截至6月底装机容量也在往上涨,新能源装机同比整整多了8.71%,风电那块比去年狂长101万千瓦。
别看煤电、气电按兵不动,风能一骑绝尘,有点儿野蛮生长的味道,光伏虽没玩什么大动作,但基数已经在那了。
当然啦,光有规模不当饭吃,得赚钱才靠谱。
扒拉到毛利润构成这里,谜底才算慢慢浮现。
2025年上半年,毛利总盘29.21亿元,硬生生比去年多出2.58亿。
最激进的还不是新能源,是煤电,竟然毛利水平拉高了31.99%。
场面一度有点喜感,新能源做着先锋,煤电反倒在利润上“虎添翼”。
咋回事?说白了还是煤价下来了呗。
控股电厂平均耗标煤282.5克/千瓦时,燃料买价841元/吨,硬是比去年便宜了143元/吨。
汽电那边有点熄火,毛利反降了8.8%,这和天然气行情也脱不开关系。
至于电价,上海作为巨型用电区,电价稳定那是妥妥的压舱石,正在其他地区乱成一锅粥时,申能也能靠老家地盘续命。
说起来,火电板块这回子才是增收主力军,煤价降成本,电价俯身不让利,少了资源荒,多了利润盘。
讲到这,咱得拉回现钱和血液循环系统。
经营现金流净额高达42.06亿,虽说比去年往下一丢,但整体气血还是足。
资产负债率54.6%,提起来吓人不?其实在能源行业算相当健康了。
财务费用同比少花了21.32%,借钱这方面学会节流,养生了。
问到这儿,肯定有人又要说了:装机装得飞快,新能源搞得轰轰烈烈,到底图个啥?是战略高地、形象工程,还是确实能摇钱树?
这回申能的操作是全方位反击,扩容量只是开头,重点是储能产业链搞起来,海南CZ2、新疆风光、临港海光,都在开新局。
内行人一句话,新能源发电不是一蹴而就,要长期堆量,有了储能跟氢能的新业态,才能撑住下一代走势,不至于陷进“产得多卖不出”的囧境。
这波,新能源业务的控股装机一下上到36.4%,储能岛、氢氨醇、生物质一锅炖,懂的人秒懂,不懂的大伙把它当作政策“典型”。
机构壮着胆子反复喊“买入”,“PE才9.8、9.5、9.2倍”,说成火电红利标杆,到底靠不靠谱?
先把券商数据扒拉一遍,最近90天有仨家给出买入评级,机构目标均价10.4,华源证券团队玩出85%的预测准确度,最后拍板2025年净利润预计40.66亿(比东吴略高一点)。
这种数字游戏虽说并不等于到手的现金,但背后逻辑是:煤炭降价暂时看、政策保底有支撑、新能源投产是明面上的成长,结论给得还算有板有眼。
至于风险提示也明晃晃甩在那里:区域用电量未必稳,能源价格咕咚一声能翻天,谁说改革电价不会变脸?
市场刘姥姥进大观园,差一步走错都能大不同,申能真有那么稳吗?
这会儿的申能,坐地煤电的“老实力”不许小觑,风电光伏的“新冒头”不声不响立起半壁江山,双线齐飞。
只要行业不出意外,新旧组合拳还真不是嘴上功夫。
但谁也不敢说风平浪静,毕竟政策风、市场雨,这年头谁能想到“新能源也有踩空的时候”。
再深入想一层,无论毛利改善、现金流稳健还是资产负债率“护身符”,申能这个体量的公司,其实离不开中国大能源转型的大幕布。
国家让你转型没商量,你敢不敢往新能源砸钱,敢不敢玩储能、氢气这些更烧钱的“黑科技”,这其实考验的是资金实力,还有敢赌的心气儿。
资本市场里,散户最怕的是什么?
怕成长故事后头藏着“硬着陆”、怕周期反转如洪水猛兽。
但申能这种龙头企业,有国企背书,最起码大水漫灌的时候,人家能浮在水上。
投资价值怎样,谁也说不好,但“买入”本身是一种态度,照着公司实际业务盘去了,不玩花把戏。
倒回去看,如果有一天煤炭、天然气价格再不跌了,光凭规模撑场,利润端会不会踩死刹车?新能源这头装机快,回款慢的问题怎么破?
这些都是现在无法回避的疑问。
不过话说回来,2025这个小目标看上去还挺稳得住,三年盈利、装机、现金流,都是一步一脚印;只是风吹草动难预测,“火电红利”不一定永远凑手,新能源的成绩单要堆到2027才真的见真章。
综合来看,这份研报说白了就是:申能虽有波动,但基本面稳如老狗,新能源是加分项,财务不出大乱子;投资者要的就是这种“稳+绿”组合。
但别傻乐太早,想赌成长,就别怕周期,想炒红利,就别贪暴利,这就是A股能源的现实戏码。
到了结尾了,你怎么看申能的未来?你押哪个方向,会不会跟机构唱反调?欢迎下方留言,别藏着掖着,说说你的判断吧!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