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没见过这么离谱的事:一家公司利润暴增近38倍,股价却像被钉在原地,整整9个月一动不动。
更让人纳闷的是,这样的公司还不止一家。
最近A股中报密集披露,仅仅一个晚上就有705家公司交出成绩单,其中半数企业赚钱能力提升了。
最扎眼的是那12家净利润增幅超过10倍的“优等生”,堪称“深夜利好”。
目前全市场居然有32家企业利润增长超过十倍,从稀土龙头到半导体新贵,个个业绩亮眼。
但奇怪就奇怪在这里:明明业绩爆表,其中9家公司股价却长期横盘。
最短的横了8个月,最长的居然能躺平一年半,仿佛业绩和股价活在了两个平行世界。
台基股份就是典型例子。
这家公司净利润猛增3789%,在国内大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数一数二。
最近实控人可能要变成湖北国资委,按理说题材热度都不缺。
可它的股价从去年11月到现在,几乎没怎么动过,整整横盘9个月。
数码视讯的情况也类似。
净利润增长2747%,作为给数字电视运营商提供解决方案的核心企业,基本面看起来挺硬。
但股价从去年12月至今,8个月时间基本在原地踏步。
特一药业的止咳宝片很多人都不陌生,这产品有百年历史,常列止咳类口服药前五,秘方还是岭南中药文化遗产。
公司净利润增长了1313%,表现相当亮眼。
不过从去年9月开始,股价就进入横盘状态,至今接近一年。
士兰微作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一体的高新企业,背后还有国家大基金持股。
净利润飙升1162%,基本面光环不少。
但股价同样从去年11月横到现在,9个月没太大起色。
横盘最久的要数晶瑞电材。
利润增长1501%,作为国内最早规模量产光刻胶的少数企业,题材上绝对站风口。
可股价从24年2月就开始横盘,至今已有一年半,是这批公司里“躺”得最平的。
启明信息净利润增长2568%,背靠中国一汽集团,拥有国内首家自研汽车工业互联网平台。
这样的稀缺资质,股价却从去年8月开始横盘,整整一年没太大波澜。
锋龙股份净利润增长2217%,作为中国内燃机零部件行业排头兵企业,业绩没得说。
但从今年3月至今,股价横盘已有5个月。
蜀道装备利润增幅高达5972%,主要提供天然气液化工艺包及处理装置,手握多项核心技术。
股价同样从去年2月开始横盘,持续了一年半。
国城矿业净利润增长1111%,作为以锌、铅、铜为主的有色金属采选企业,受益于金属价格回升。
股价也从去年2月横盘至今,一年半时间未见突破。
这些公司明明赚钱能力猛增,股价却像进入休眠期,确实让人费解。
市场人士指出,部分企业虽然业绩增长惊人,但此前市值偏低,机构关注度不够。
有些公司虽然利润大增,但主要源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实际环比增长并不显著。
还有部分公司处于行业转型期,虽然业绩好转,但市场对其可持续性仍存疑虑。
比如有些科技企业虽然短期业绩爆发,但核心技术竞争力尚未得到长期验证。
有些传统企业虽然利润增长,但行业天花板明显,市场不愿给予更高估值。
另外,近期市场风格轮动较快,资金主要集中在AI和热门题材股。
这些业绩好但缺乏话题热度的公司,暂时被市场冷落。
但从历史经验看,业绩持续向好的公司,股价最终会跟上基本面。
尤其是那些横盘时间长、估值偏低的绩优股,一旦启动往往潜力不小。
目前市场整体成交活跃,增量资金持续入场,板块轮动机会增多。
这些业绩十倍股中尚未启动的公司,可能正在积蓄能量。
投资者不妨多关注那些业绩好、估值低、横盘久的标的。
尤其是行业景气度高、有政策支持的领域,修复空间可能更大。
当然,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不仅要看利润增速,还要分析增长质量、行业地位和估值匹配度。
最好选择那些主营业务清晰、成长逻辑明确的企业。
避开那些靠非经常性损益增厚利润的公司。
市场永远有机会,关键是要有耐心和眼光。
这些横盘绩优股,或许就是下一轮行情的起点。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