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亭地铁困局何解?25号线与松江快线规划绕行引热议
最近松江九里亭的居民们可坐不住了!原本期盼能缓解交通压力的两条新地铁线——25号线和松江快线,最新规划显示都要绕开这个"上海地铁堵王"九亭站。这个承载着12万常住人口的交通枢纽,眼看要陷入"独苗式煎熬",居民们坐地铁挤成沙丁鱼罐头的日子怕是看不到头了。
要说九亭站的拥挤程度,那真是上海滩出了名的"网红打卡点"。每天早高峰进站客流突破2.5万人次,光是4号口就扛着五成压力。周边八个车道的沪松公路上,背着电脑包的上班族和买菜归来的大爷大妈挤作一团,雨天积水能没过脚踝,扶梯单侧运行让拎重物的居民直呼"要命"。有住在九亭十年的老住户跟我念叨:"以前上班能踩着点进站,现在得提前半小时到,就怕被挤成'照片贴在车门上'。"
眼瞅着隔壁华新板块马上要通首条地铁,九里亭居民心里不是滋味。明明离市中心最近,坐拥松江东北门户的黄金位置,却要眼巴巴看着25号线从家门口划过。最新曝光的线路图显示,这条号称"青浦华新生命线"的地铁,在九亭地界愣是连个站点都不肯施舍。更扎心的是,规划多年的松江快线也改道新桥,原本在九亭大街设站的蓝图成了泡影。社区群里有人发了张对比图:华新镇的宣传海报上,地铁站图标金光闪闪;九亭的便民服务栏里,地铁规划还是五年前的旧版。难怪有居民拍大腿:"咱们这是被新城规划遗忘的'孤岛'啊!"
不过仔细扒拉规划文件,事情倒也不是全无转机。交通专家透露,松江快线新版方案虽避开九亭,但可能在沪亭北路东侧预留地下连通道。这就好比给九亭站装了条"地下动脉",虽然不能根治拥堵,好歹能分流部分客流。更耐人寻味的是,25号线最新走向避开吴中路通道,改走平吉路-浦北路,倒是为未来线路调整留了口子。有业内人士分析,要是九亭居民持续发声,不排除在后续方案优化中增设站点可能。
要说九里亭的尴尬,还得对比看看五大新城。青浦新城有17号线+示范区线双轨交汇,松江新城却只有9号线单线苦撑。明明坐拥G60科创走廊和松江科技影都两大引擎,交通配套却拖了后腿。最近陪朋友看房,中介指着九亭某小区说:"这房子地段多好,步行到九亭站才8分钟,可人家一看地铁规划就摇头,说'再不通新线,五年后这房价得跌三成'。"话虽扎心,倒也说中了现实——交通短板不补上,再好的地段也难留住人。
不过转机或许正在酝酿。随着松江快线四期规划进入倒计时,九亭站改造工程已悄然启动。4号口抬升改造、新增五号口、架设人行天桥这些"微创手术",虽不能根治顽疾,至少能让居民少摔几跤。上周路过九亭站,看见施工队已经在搭脚手架,几个大爷蹲在旁边唠嗑:"说是能多开两个口子,以后买菜不用绕到沪松公路了。"更让人期待的是,TOD综合体规划若能落地,地下连廊直通地铁站,配上商业配套,倒能打造出"垂直城市"的新体验。有做商业策划的朋友分析:"要是能把地铁站和周边的九亭老街、文化广场串起来,说不定能成松江北部的新地标。"
站在沪松公路天桥上俯瞰九亭站,早晚高峰的人流如潮水般涌动。那些背着书包的学生、提着公文包的白领、拎着菜篮的大妈,每个人脸上都写满对便捷出行的渴望。或许正如那个叫"陈汗宁"的网友所说:"城市发展不能只顾着画大饼,老百姓的地铁梦,再难也该圆一圆。"毕竟,12万人的出行尊严,不该被遗忘在沪松公路的滚滚车流里。
"地铁站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堵住了这里,整座城市的肌体都会生病。"
"规划图纸上的线条再漂亮,抵不过老百姓脚下真实的每一步。"
"当新城用轨道交通编织梦想时,别忘了老城厢里那些还在为挤地铁早起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