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工资,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发现卡里钱又变少了?本来以为是自己买奶茶多花的,结果仔细一看工资条,好家伙,是社保扣得比以前多了!
广州的王磊就是个典型例子。原来每个月扣480元社保,这个月直接变成536元。一下子少了56块,说多不多,说少也心疼。
这事儿不是他一个人的烦恼,从7月开始,全国好多地方都在调整社保缴费基数,不管你在哪上班,都有可能被波及。
各地标准五花八门,你是哪种?
先说说这个“基数”咋回事。其实它就像咱们打工人的成绩单,每年都会根据上一年的平均工资重新算一遍。平均工资涨点儿,我们要交的钱也跟着水涨船高。
比如浙江,今年下限从4812元提到5166元,一下子涨7.3%。这样算下来,每个人每月要多掏37块,公司那边压力更大,要再加92块左右。
广东更复杂,各市标准还不一样。广州养老保险最低5500元,珠海、佛山这些城市4767元,其它地方4492元。而深圳的医保上限已经飙到33666,下限6733,这跨度也是够大的。
内蒙古呼和浩特、甘肃、山东这些地儿,也都有自己的新标准。有意思的是,有些地方像石家庄,还暂时没动静,继续用2021年的老标准。这种情况估计不少朋友羡慕吧?
钱到底去哪儿啦?
有人觉得,每次看到社保扣得越来越多,就忍不住吐槽:“这钱怎么越交越没底?”但其实,大部分还是给自己攒福利呢!
养老保险最明显,多交一点,将来退休拿的钱就更多。这可不是空头支票,到时候按当地平均水平+你的缴费年限一起算出来。所以现在虽然肉疼,以后能笑出来——当然前提是活得久点哈!
医保也是同理,现在交得多,将来看病买药的时候账户里的余额也会厚实些。不仅如此,如果遇到大病或者需要住院,这份保障才是真正顶用的东西。
灵活就业的人今年变化最大
现在干自由职业的人越来越多,比如送外卖、做直播啥的,他们今年迎来了新玩法——山东那边开始把医保和养老分开收,而且医保还有四档可以选:最低7%,最高10%。
选低档省钱,但卡里没余额,只能报销住院;选高档贵点,不过日常看小病还能刷卡,还有生育津贴等额外福利。如果你手头宽裕,不妨冲个高配版,为以后留条后路。当然,如果收入不稳定,也可以选择按季度或半年慢慢交,不至于一次压力太大。据说最多还能停24个月,对临时失业的小伙伴挺友好。
另外,自由职业者还可以自愿参加工伤险。如果经常跑腿或者做体力活,这个别忘记。不然真出事,那可没人兜底医疗费和补助金,可别嫌麻烦啊!
企业老板也有新规矩
今年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新变化,就是各地对企业要求更严啦!上海、四川、广东等地明确规定:必须按照员工实际拿到手的工资申报,并且员工本人要签字确认。这下那些只按最低标准给员工上保险的小公司,要准备加预算喽~
对于我们普通打工人来说,这是件好事,总算不用担心老板偷偷压低我们的待遇。不过对于一些人工成本本来就很高的小微企业来说,这确实增加了一些负担。但换句话说,让大家将来的保障靠谱一点,也是值得支持的吧?
怎么应对这种变化?
面对新的缴费政策,其实不同人有不同选择: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适当提高自己的缴费基数,相当于提前为将来的养老金、小金库存点利息;
如果眼下生活压力比较大,那就先走低配路线,把基本保障留住;
自由职业者灵活性最大,可以分期付款,也能暂停几个月喘口气,但一定记得不能断太久,否则医疗报销啥的一刀切,很容易吃亏;
尤其注意医保这一项,有些地方(比如山东)明文规定,如果2025年1月漏掉及时续缴,只要赶在2月底前补齐还行,否则期间产生的大额医疗费用可能全靠自己扛,那滋味真不好受……
聊聊你的经历呗
讲真的,每次看到工资条上的数字缩水,都想抱怨两句。但回过头想想,为未来投点资,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吧?毕竟谁知道哪天会突然需要用上这些保障呢~
你们那里最近有没有调整社保基数?每月又被扣掉多少零花钱?对于这样的改变,你觉得值吗还是无奈接受?评论区唠唠呗,说不定还能帮其他小伙伴出出主意~
#跃见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