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钱存银行利息越来越低,好多人压根儿不知道怎么存才划算。就说上周吧,有个银行员工跟我唠,好多老年人拿存单换新的,其实同样的钱换种存法能多赚不少呢。
现在大银行三年定期利率才1.3%,举个栗子,20万存三年才7800块利息,刚够买个新手机。有人觉得存一年期灵活,结果三年下来利息更少,因为频繁取钱会损失利息。其实中小银行利率高多了,像长沙银行、中原银行这些地方银行,一年期1.5%,两年2%,三年能到2.6%。我之前就吃过这亏,之前没留意,存了大银行的定期,现在想想太亏啦。
很多人觉得大银行安全系数高,其实现在有存款保险制度,50万以内绝对安全,不管是工商银行还是村镇银行,国家都兜底呢。别为了那虚无缥缈的安全感,放弃实实在在的利息呀。
关键点来了!大额存单门槛20万起,股份制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平时利率3.2%,季度末冲业绩能涨到3.5%。这比定期灵活多了,提前取钱还能按实际存期算利息。不过得经常盯着手机银行,看到3.5%赶紧抢,不然很快没了。你可能好奇为啥不早说,就是得及时抓住机会呀。
我发现好多人买菜为了几毛钱砍价,存钱却不比较利率。20万本金,3.5%和1.3%一年差4400块呢,够买多少菜啊!所以得改改“小钱精明,大钱糊涂”的心态。比如把20万分三份存1年、2年、3年,每年都有钱到期,急用钱不损失利息,还能享高利率。就像我同事老王,之前就是这么存的,现在每年都有利息收,生活更滋润了。
阶梯式存款其实老办法了,但还能优化,比如分四份或五份,每隔半年或几个月就有到期的。现在银行产品更新快,说不定过几个月就有更划算的。你想现在产品变来变去的,得灵活点。
除了传统存款,现在有智能存款,名字高大上,本质还是存款,计息更灵活。还有互联网银行产品,利率比传统银行高,操作还方便。
现在年轻人可能觉得利率低,不如投资股票基金,但我觉得存款还是有价值的,得作为资产配置一部分。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得留部分钱保底,存款就挺好。
利率还在降,中小银行降得慢,现在抢到3.5%就是赚到,三季度可能跌破3%。20万存三年能多赚3000多,相当于普通人两个月交通费呢。
存钱得考虑通胀,现在CPI不高,但生活成本涨房租、教育、医疗年年涨,钱放银行本金安全,但购买力可能缩水,所以存款得是理财一部分,不能全存。
好多人把所有钱存长期定期,急用钱提前支取损失利息。应该留3 - 6个月生活费做活期或短期理财,剩下再长期存。
得关注银行营销活动,年底、季度末银行常推高息产品或送礼品,虽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能薅就薅,积少成多。
普通人想多赚利息其实简单,每天花两分钟看手机银行,看到高利率赶紧存。理财没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好。有的人风险承受强,多配权益类;有的人求稳,存款就好。关键按实际情况规划,别盲目跟风,也别因利率低放弃存款。钱虽不是万能,但没钱不行,有稳定存款能睡得安稳。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
#热点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