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故事:消防员一线救援19年未提拔,递交报告后,当晚电话被打爆

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部分细节经过文学化处理。

"刘建国,你疯了吗?19年了,你就这么放弃?"支队长王明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

"放弃?我什么时候放弃过?是谁放弃了我!"刘建国的声音颤抖着,拳头紧握。

"可是你这样做,值得吗?"

"值不值得,我心里清楚。"刘建国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办公室外,同事们聚集在走廊里,紧张的气氛让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空气中仿佛能听到针掉落的声音。

手机在裤兜里突然震动,刘建国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01

1999年,刘建国怀着满腔热血走进了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大门。

那一年,他只有25岁,正值青春年华,眼中满是对消防事业的憧憬。

"小刘,好好干,消防队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本事的人。"当时的老支队长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刘建国点头如捣蒜:"支队长,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那时候的他,哪里知道这句话会成为他19年来最大的讽刺。

2003年,非典肆虐。当所有人都在躲避病毒的时候,刘建国主动请缨,承担起医院和隔离区的消毒任务。

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高温下工作十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服,但他从未抱怨过一句。

"建国,你这小子真不要命啊。"班长老赵心疼地说。

"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不就是咱们的职责吗?"刘建国憨厚地笑着。

那一年,支队里有三个提拔名额,刘建国以为凭借自己的表现,肯定能够得到一个。

结果出来的时候,他愣住了。

"为什么不是我?"刘建国找到支队长。

"小刘,你还年轻,机会还多着呢。"支队长避开了他的目光。

刘建国后来才知道,被提拔的三个人中,有两个是关系户,还有一个是支队长的老乡。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刘建国所在的支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在废墟中,他听到了微弱的呼救声。

"这里有人!"刘建国大喊。

那是一栋已经完全坍塌的居民楼,钢筋混凝土错综复杂,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坍塌。

"太危险了,等专业设备来了再说。"现场指挥员制止道。

但刘建国已经钻了进去。

72小时,他在废墟中连续工作了72小时,期间只休息过两次,每次不超过半小时。他亲手救出了12名幸存者,其中包括一个刚刚满月的婴儿。

"爸爸,你看新闻了吗?爸爸救了好多人呢!"女儿小雨骄傲地对妈妈说。

妻子李秀芳看着电视上丈夫满身泥土的身影,眼泪止不住地流。

"建国这次肯定能提拔了吧?"邻居大妈关切地问。

李秀芳点点头:"应该能吧,他这么拼命,领导肯定看得到。"

两个月后,表彰大会上,刘建国获得了"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的称号。

但是,提拔名单上依然没有他的名字。

"支队长,这次我应该..."刘建国欲言又止。

"建国啊,你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提拔不光要看能力,还要看综合素质。你再等等,机会肯定会有的。"

综合素质?刘建国不明白,救人的时候怎么不看综合素质?

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震惊全国。刘建国再次冲在了最前线。

爆炸现场,火光冲天,有毒气体弥漫。

"里面还有三个工人被困!"有人大喊。

没有人敢进去,温度太高,毒气太浓。

刘建国二话不说,背起呼吸器就往里冲。

"建国,别去!太危险了!"战友们拉住他。

"人命关天,我不去谁去?"刘建国挣脱了战友的手。

火海中,他找到了三个已经昏迷的工人。一个人无法同时救出三个人,刘建国咬咬牙决定分两次。

第一次,他背出了两个人。

第二次进去的时候,现场指挥员通过对讲机大喊:"刘建国,立即撤出!要发生二次爆炸了!"

刘建国看着最后一个工人,那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和自己的女儿差不多大。

"对不起了,兄弟们。"他在心里默默地说,然后背起那个工人冲出了火海。

二次爆炸在他们身后响起,巨大的冲击波把他们抛出了十几米远。

刘建国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医院里。

"建国,你这个傻子,差点就回不来了。"妻子李秀芳握着他的手,泪如雨下。

"爸爸,你是英雄!"女儿小雨骄傲地说。

这一次,刘建国再次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省里的领导都来看望他,承诺一定要好好表彰这样的英雄。

可是,三个月后的提拔名单上,他的名字还是没有出现。

倒是支队长的侄子,一个刚入伍三年的小伙子,被提拔为副班长。

"为什么?为什么总是不是我?"那天晚上,刘建国对着镜子问自己。

镜子里的男人,已经不再年轻。额头上的皱纹越来越深,鬓角也开始有了白发。

"老公,你已经很棒了。"李秀芳轻抚着他的后背。

"可是小雨马上就要高考了,她的学费..."刘建国的声音哽咽了。

"会有办法的。"李秀芳强忍着泪水。

但她心里清楚,这样下去,家里的经济状况会越来越糟。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刘建国再次主动请缨,承担起医院的消毒任务。

每天凌晨四点,他就要起床,赶到医院进行消毒作业。一天要消毒十几个小时,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爸爸,你怎么又瘦了?"女儿小雨心疼地问。

"没事,爸爸身体好着呢。"刘建国强颜欢笑。

但李秀芳看得出来,丈夫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19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身体透支严重。

"建国,要不你跟领导说说,别干这么重的活了。"李秀芳劝道。

"不行,这是我的职责。"刘建国摇摇头。

疫情期间,他累倒过两次,但每次都是简单治疗后就回到了岗位上。

医院的护士长都认识他:"刘师傅,您真是我们的守护神。"

可是,守护神在自己的单位里,却始终得不到应有的认可。

02

2021年春天,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成为了刘建国人生的转折点。

那天上午,市中心一栋32层的写字楼突然起火。火势凶猛,楼内有上百名工作人员被困。

"所有人听令,立即展开救援!"支队长王明指挥着。

刘建国二话不说,背起救援设备就往楼里冲。

浓烟滚滚,能见度几乎为零。刘建国凭借着19年的经验,一层层地搜救被困人员。

在第15层,他发现了一个被困的年轻女孩。

"别怕,我来救你!"刘建国安慰着惊慌失措的女孩。

女孩紧紧抓着他的手:"叔叔,我害怕。"

"不怕,叔叔会带你出去的。"刘建国温柔地说。

就在这时,楼梯间传来了轰隆声,部分楼板开始坍塌。

"刘建国,立即撤出!建筑结构不稳定!"对讲机里传来紧急指令。

刘建国看着女孩恐惧的眼神,咬了咬牙:"再等一下,我马上就能救出她。"

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女孩,在坍塌的楼板间穿行。

终于,他们冲出了大楼。

女孩安全了,但刘建国的左腿被掉落的混凝土块砸中,鲜血直流。

"建国!"战友们围了上来。

"别管我,继续救人!"刘建国咬着牙说。

这次救援,刘建国一个人救出了8名被困人员,成为了当天救援行动的绝对英雄。

媒体争相报道,网友们纷纷点赞。

"这次,建国肯定能提拔了。"李秀芳激动地对女儿说。

"爸爸太棒了!"小雨骄傲地说。

一周后,支队长王明把刘建国叫到办公室。

"建国,你这次的表现非常出色,我已经向上级推荐你了。"王明拍着他的肩膀说。

"谢谢支队长!"刘建国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不过,你也知道,提拔这种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但是我向你保证这次一定会考虑你的。"

刘建国点头如捣蒜:"我明白,我会继续努力的。"

那天晚上,刘建国回到家,一家人难得地聚在一起吃了顿好饭。

"建国,这次真的有希望吗?"李秀芳小心翼翼地问。

"支队长都这么说了,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刘建国信心满满。

"太好了!爸爸终于要升职了!"小雨兴奋地说。

李秀芳开始盘算着,如果刘建国能够提拔,家里的经济状况就会大大改善。小雨的学费不用愁了,老人的医药费也有着落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

刘建国每天都在等待着消息,但支队长总是说:"再等等,上级还在考虑。"

直到两个月后的一个周五下午,支队的公告栏上贴出了新的提拔名单。

刘建国带着忐忑的心情走向公告栏,战友们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

名单上,第一个名字是王小明,支队长的侄子,入伍三年,刚刚调到指挥中心工作。

第二个名字是李建华,市委书记的外甥,入伍两年,一直在后勤部门工作。

第三个名字是张志强,副支队长的儿子,入伍四年,从未参加过一次实战救援。

刘建国的名字,依然没有出现在名单上。

"怎么可能?"刘建国的声音颤抖着。

周围的战友们都低下了头,没有人敢看他的眼睛。

"建国..."老班长赵师傅想要安慰他。

"不用说了,我都明白。"刘建国苦笑着摇了摇头。

那天晚上,刘建国一个人在操场上坐到了深夜。

19年了,19年的汗水和泪水,19年的生死与共,19年的无私奉献,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

"也许,我真的应该考虑一下了。"刘建国在心里默默地说。

03

2021年夏天,刘建国的父亲因为心脏病住院了。

"建国,你爸的手术费需要十万块钱。"李秀芳哭着说。

十万块钱,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刘建国看着病床上的父亲,老人的脸色苍白,呼吸困难。

"爸,您放心,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刘建国握着父亲的手说。

但是,他能想什么办法呢?

他找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借来借去,也只凑了三万块钱。

"老公,要不你跟支队长说说,能不能先预支一些工资?"李秀芳建议。

刘建国点点头,第二天就去找了支队长。

"支队长,我父亲住院了,需要手术费,您看能不能..."

"建国,你也知道,队里的财务制度很严格,预支工资这种事情我也做不了主。"王明为难地说。

"那能不能给我开个证明,我去银行贷款?"

"这个可以,但是你的收入水平,银行估计也不会贷给你太多钱。"

刘建国失望地走出了办公室。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办公室里传来的对话。

"王支队长,我儿子要买房,您看能不能..."

"小事,我马上给财务科打电话,先预支五万块钱。"

"谢谢王支队长!"

刘建国愣住了。

同样是预支工资,为什么区别这么大?

因为说话的人是副支队长李强。

那天晚上,刘建国彻夜未眠。

他想起了这些年来的种种不公:

立功的时候,他冲在最前面;提拔的时候,他排在最后面;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得不到支持;有好处的时候,他想都不要想。

"建国,你怎么了?"李秀芳关切地问。

"我在想,我们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刘建国疲惫地说。

"你是说..."

"小雨马上就要高考了,她的成绩这么好,肯定能考上大学。可是大学的学费我们怎么办?"

李秀芳沉默了。她知道,以他们家现在的经济状况,根本负担不起女儿的大学费用。

"要不,我再去找份兼职工作?"李秀芳试探性地说。

"你已经够累了。"刘建国摇摇头。

"那你的意思是..."

"我在想,是不是应该换个环境试试。"刘建国说出了心里话。

李秀芳震惊了:"你是说,离开消防队?"

"不是离开,是调动。我可以申请调到其他部门,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可是,你舍得吗?19年了..."

"舍得?"刘建国苦笑。"我舍不得的是消防事业,但是消防队舍得我吗?"

李秀芳默默地流泪。

她知道,丈夫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04

2021年秋天,女儿小雨的成绩单出来了,她在全校排名第三,妥妥的重点大学苗子。

"爸爸,我要考清华大学!"小雨兴奋地说。

"好,爸爸支持你!"刘建国笑着说,但心里却五味杂陈。

清华大学,那得需要多少钱?

那天晚上,刘建国和李秀芳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秀芳,我们得为小雨的未来考虑了。"刘建国认真地说。

"你决定了?"李秀芳问。

"我想试试看,也许调到其他部门,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可是,你真的舍得离开消防队吗?"

刘建国沉默了很久,才说:"我舍不得的是救人,但是在现在这个环境下,我看不到希望。"

"那我们就试试吧。"李秀芳握住了他的手。

第二天,刘建国开始着手准备调动申请。

他在网上查阅了相关的政策,了解了调动的流程。

"老刘,你真的要走?"老班长赵师傅得知消息后,找到了他。

"赵班长,我也没办法。"刘建国无奈地说。

"可是,你走了,我们怎么办?队里少了你这样的骨干,以后遇到危险的救援任务,谁来顶上?"

"会有人的。"刘建国苦笑。"况且,我不是要离开消防系统,只是想换个环境。"

"换个环境?你是想调到哪里?"

"我看了看,市里的应急管理局正在招人,我想试试。"

赵师傅沉默了。

他知道,刘建国这些年受的委屈太多了。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递交申请?"

"就这几天吧。"

"好,我支持你。"赵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

周末,刘建国一个人在家里反复修改着那份调动申请。

每写一行字,他的心就痛一次。

19年的感情,19年的付出,19年的坚守,就要用这样一份薄薄的纸张来做个了结。

"爸爸,你在写什么?"小雨好奇地问。

"爸爸在写一份很重要的文件。"刘建国温柔地说。

"什么文件?"

"一份可能会改变我们家庭命运的文件。"

小雨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星期一的早晨,刘建国起了个大早。

他仔细地梳洗了一番,穿上了最整齐的制服。

"今天就去递交申请吗?"李秀芳问。

"嗯。"刘建国点头。

"需要我陪你去吗?"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

刘建国走出家门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

也许,这是他最后一次以消防员的身份走出这个家门。

来到支队,刘建国径直走向了支队长办公室。

"报告!"

"进来。"王明的声音从办公室里传来。

刘建国推门而入,看到王明正在处理文件。

"建国,什么事?"王明抬起头问。

"支队长,我有份申请要递交给您。"刘建国从口袋里掏出了那份精心准备的申请。

王明接过申请,看了看标题,脸色瞬间变了。

"调动申请?建国,你这是要..."

"是的,支队长,我申请调动到市应急管理局工作。"

王明仔细地阅读着申请的内容,脸色越来越难看。

"建国,你考虑清楚了吗?你在这里工作了19年,就这样离开,不可惜吗?"

"支队长,我考虑了很久,我觉得换个环境对我来说可能更好。"

"可是,队里需要你这样的骨干啊。"

"支队长,您也知道,我在这里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拔和认可。我也要为我的家庭考虑。"

王明沉默了。

他知道,刘建国说的是实情。

"那好,我会按照程序处理你的申请。"

"谢谢支队长。"

刘建国转身要走,王明突然叫住了他。

"建国,你等等。"

"还有什么事吗,支队长?"

"我想再给你一次机会。下个月,省里有个培训班,我可以推荐你去。培训结束后,提拔的机会会更大。"

刘建国苦笑了一下:"支队长,这样的话,我听了19年了。"

"这次不一样,我可以保证..."

"保证?"刘建国打断了他。"支队长,您也保证过,上次我立功后,您也保证过。"

王明的脸红了。

"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

刘建国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消息很快在支队里传开了。

"刘建国要调走了?"

"真的假的?"

"申请都递交了,还能有假?"

同事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有人惋惜,有人理解,也有人暗自幸灾乐祸。

"建国,你真的要走啊?"战友小李问。

"嗯,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刘建国平静地说。

"那我们以后怎么办?遇到危险的任务,谁来顶上?"

"会有人的。"

"可是,没有人比你更有经验了。"

"经验?"刘建国自嘲地笑了。"有经验又怎么样?还不是一个普通消防员。"

下午,刘建国提前下班了。

他不想面对同事们复杂的目光,也不想听到更多的议论。

回到家里,李秀芳已经准备好了晚饭。

"怎么样?"她关切地问。

"已经递交了。"刘建国坐在沙发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支队长怎么说?"

"他说会按照程序处理。"

"那就好。"

"妈妈,爸爸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小雨从房间里走出来。

"爸爸今天处理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李秀芳说。

"什么事情?"

"一件可能会改变我们全家生活的事情。"

小雨看着父母的表情,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爸爸,你是不是要换工作了?"

刘建国点了点头:"有这个可能。"

"那你还是消防员吗?"

"可能不是了。"

小雨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爸爸,不管你做什么工作,你都是我心中的英雄。"

刘建国的眼眶湿润了。

晚饭后,一家人难得地坐在一起看电视。

电视上正在播放一个关于消防员的纪录片。

看着屏幕上那些熟悉的场景,刘建国的心情五味杂陈。

他想起了19年来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出警时的紧张;第一次救人时的激动;第一次受伤时的痛苦;第一次立功时的兴奋;第一次失望时的沮丧;...

这些年来,他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

"老公,你后悔吗?"李秀芳小声问。

"不后悔。"刘建国坚定地说。"我只是想为我们的家庭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我相信你的选择。"

"谢谢你,秀芳。"

"不用谢,我们是一家人。"

那天晚上,刘建国睡得很踏实。

19年来,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也许,改变真的会带来新的希望。

刘建国递交报告后,以为一切都会平静下来。

傍晚,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难得的轻松氛围让每个人都露出了笑容。

"爸爸,明天是周末,我们一起去公园走走吧。"小雨建议道。

"好啊,我们很久没有一家人出去了。"刘建国点头答应。

晚上10点,刘建国准备早点休息,明天还要陪家人出去。

突然,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一个陌生的号码在屏幕上闪烁。

"谁这么晚还打电话?"李秀芳疑惑地问。

刘建国拿起手机,看着那个陌生的号码,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接听。

可是,电话刚刚挂断,又一个号码打了进来。

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短短十分钟内,已经有十几个不同的号码打进来。

"这是怎么回事?"

刘建国握着手机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妻子注意到他突然僵硬的身体。

客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那个不断跳动的数字让他的心跳如擂鼓般激烈。

05

刘建国盯着手机屏幕,来电显示的数字在不断跳动:15个未接来电,20个,30个...

"建国,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李秀芳担心地问。

"有很多人给我打电话,但我不知道是谁。"刘建国的声音有些颤抖。

"会不会是工作上的事情?"

"这么晚了,而且这么多陌生号码..."

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一个本地号码。刘建国犹豫了一下,接通了电话。

"喂?"

"是刘建国刘师傅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激动的声音。

"我是,您是..."

"我是张建华,还记得吗?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您救了我们一家三口。"

刘建国愣住了。张建华?那个在废墟下被困了48小时的男人?

"张先生,您怎么有我的电话?"

"刘师傅,我听说您要调离消防队了?这是真的吗?"张建华的声音异常激动。

"您是怎么知道的?"

"消防队里有人把消息传出来了,现在网上都在讨论这件事。大家都不相信,像您这样的英雄怎么可能要离开消防队?"

刘建国这才意识到,他的调动申请已经不是秘密了。

"是的,我确实递交了调动申请。"

"为什么?您在消防队干得这么好,为什么要离开?"

"这个...情况比较复杂。"刘建国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刘师傅,您知道吗?这些年我一直想找机会感谢您,如果没有您,我们全家都不可能活到今天。您不能走啊!"

张建华的声音哽咽了:"我们需要您这样的消防员!"

挂断电话后,刘建国的心情更加复杂了。

手机又响了,这次是一个外地号码。

"刘师傅,您好!我是王丽,2015年天津港爆炸的时候,您救了我弟弟王小明。"

"您弟弟现在怎么样?"

"他很好,已经结婚生子了。他经常跟我们说起您,说您是他的救命恩人。"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刘师傅,我们听说您要调离消防队,这是真的吗?"

"是的。"

"为什么?您这么优秀的消防员,为什么要离开?"

刘建国沉默了。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难道告诉她,因为自己19年没有得到提拔?

难道告诉她,因为领导只照顾关系户?

难道告诉她,因为自己的家庭需要更好的经济条件?

"刘师傅,您能不能不要走?我们真的需要您这样的人。"王丽恳求道。

"对不起,我已经决定了。"

"可是..."

"谢谢您的关心,但我真的没有选择。"

挂断电话后,刘建国发现来电显示已经跳到了50多个。

"建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秀芳急切地问。

"都是一些被我救过的人,他们听说我要调离消防队,都打电话来了。"

"这么多人都知道了?"

"看来消息传播得很快。"

手机又响了,这次是一个熟悉的号码。

"建国,你小子真的要走?"是老战友赵刚的声音。

"老赵,你怎么也知道了?"

"现在整个消防系统都知道了。大家都在讨论这件事。"

"是吗?"

"建国,你知道大家都怎么说吗?"

"怎么说?"

"大家都说,如果连你这样的人都要离开消防队,那这个系统就真的有问题了。"

刘建国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老赵,我也没办法。"

"我知道,这些年你受的委屈太多了。但是你想过没有,你这一走,会对整个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什么影响?"

"你想想,你救了那么多人,立了那么多功,19年都没有得到提拔。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系统有问题。"

"可是我改变不了系统。"

"但是你的离开,会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问题。"

刘建国陷入了沉思。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调动申请,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手机依然在响个不停。

这次是一个记者打来的。

"刘师傅,您好,我是市电视台的记者李华。听说您要调离消防队,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吗?"

"采访?"

"是的,您的事情已经在网上传开了。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件事。"

"我不想接受采访。"

"刘师傅,您不觉得这件事很有新闻价值吗?一个19年的老消防员,立功无数,却一直得不到提拔,最后选择离开。这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

"我只是想为我的家庭做出更好的选择。"

"但是您的选择,反映了整个消防系统的问题。"

刘建国挂断了电话。

他不想成为新闻人物,也不想让这件事闹得更大。

但是,电话还在不断地打进来。

李秀芳看着丈夫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要不你把手机关了吧。"

"不行,万一有急事呢。"

"那这些电话你都要接吗?"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手机又响了。

这次的号码,让刘建国大吃一惊。

那是支队长王明的电话。

"建国,你现在在哪里?"王明的声音很急。

"我在家里。"

"你知道现在外面都在传什么吗?"

"什么?"

"网上都在讨论你的事情。很多人都在质疑我们支队的人事管理。"

"我没有对外说什么。"

"我知道,但是消息已经传出去了。现在上级领导都知道了。"

"那怎么办?"

"你能不能先把调动申请撤回来?"

"撤回来?"

"是的,我们可以再谈谈。也许我们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刘建国沉默了。

19年来,他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

不是因为立了多少功,救了多少人,而是因为他的离开,让整个系统感到了压力。

"支队长,我需要考虑一下。"

"好,但是你要快点决定。现在的情况很复杂。"

挂断电话后,刘建国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数字:95个未接来电。

95个电话,95个人,95个不同的声音,但都在说同一件事:

不要走。

李秀芳坐在他身边,轻声说:"建国,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我不知道。"刘建国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没想到会这样。"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还是有很多人认可我的。"

"那你现在想怎么办?"

刘建国看着手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19年来,他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重要性。

不是因为上级的认可,而是因为人民群众的认可。

不是因为职位的提升,而是因为内心的价值。

"也许,我应该重新考虑一下。"刘建国说。

"重新考虑什么?"

"我的决定。"

就在这时,手机又响了。

这次的号码,让刘建国彻底震惊了。

那是市委书记的电话。

"喂?"刘建国小心翼翼地接通了电话。

"是刘建国同志吗?"

"是的,您是..."

"我是市委书记陈明。"

刘建国差点把手机掉到地上。

市委书记?

怎么可能?

"陈书记,您好。"刘建国紧张地说。

"刘建国同志,我听说了你的情况。今天晚上,我们需要谈一谈。"

"现在?"

"现在。我已经在路上了,十分钟后到你家。"

"好,好的。"

刘建国挂断电话,整个人都懵了。

"谁的电话?"李秀芳问。

"市委书记。"

"什么?"

"市委书记说要来我们家。"

"现在?"

"现在。"

李秀芳也愣住了。

"那我们赶紧收拾一下房间。"

"来不及了,他说十分钟后就到。"

刘建国站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踱步。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调动申请会惊动市委书记。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件事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门铃响了。

刘建国深吸一口气,走向门口。

打开门,看到的不只是市委书记陈明,还有省消防总队的领导。

"陈书记,您好。"刘建国紧张地说。

"刘建国同志,打扰了。我们进去谈谈吧。"

一行人走进了客厅。

李秀芳赶紧泡茶,小雨也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爸爸,这些叔叔是谁?"小雨小声问。

"是爸爸的领导。"刘建国说。

陈明坐在沙发上,认真地看着刘建国。

"刘建国同志,我今天来,是想了解一下你的情况。"

"陈书记,您有什么想了解的,我都会如实说。"

"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申请调动?"

刘建国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陈书记,我在消防队工作了19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拔。我也要为我的家庭考虑。"

"19年没有提拔?"陈明皱起了眉头。

"是的。"

"那你这19年都做了什么?"

刘建国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再到2015年的天津港爆炸,2020年的新冠疫情...

每一个重大事件,他都冲在最前面。

每一次救援行动,他都不顾个人安危。

每一次立功表彰,他都榜上有名。

但是,每一次提拔机会,他都错过了。

陈明听完后,脸色越来越难看。

"那么,被提拔的都是什么人?"

刘建国犹豫了一下,说:"大多是有关系的人。"

"有关系的人?"

"支队长的侄子,副支队长的儿子,还有一些领导的亲戚。"

陈明的脸色彻底变了。

他转头看向省消防总队的领导:"这是怎么回事?"

"陈书记,我们会立即调查这件事。"

"调查?"陈明提高了声音。"这种事情还需要调查吗?一个19年的老消防员,立功无数,却得不到提拔。这不是明摆着的问题吗?"

"是的,我们会立即处理。"

陈明站起来,走到刘建国面前。

"刘建国同志,我代表市委,向你道歉。"

"陈书记,您不用道歉。"

"不,我必须道歉。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让像你这样的英雄受了委屈。"

刘建国的眼眶湿润了。

19年来,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

"刘建国同志,我想问你一个问题。"陈明说。

"您说。"

"如果现在给你提拔,你还会选择调动吗?"

刘建国沉默了。

这个问题,他没有想过。

"陈书记,我..."

"你不用急着回答。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像你这样的人,是我们消防队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让你流失。"

"可是..."

"没有可是。"陈明打断了他。"从明天开始,我们会对整个消防系统进行全面的整顿。不光是你们支队,整个市的消防系统都要整顿。"

"整顿?"

"是的。我们要建立一个真正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让每一个优秀的消防员都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提拔。"

陈明转身看向省消防总队的领导:"这件事,我要亲自抓。"

"是的,陈书记。"

"还有,刘建国同志的提拔问题,必须立即解决。"

"明天就办。"

陈明又转向刘建国:"你觉得怎么样?"

刘建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19年的委屈,在这一刻,仿佛都得到了回应。

"陈书记,谢谢您。"

"不要谢我。是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英雄。"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正是因为你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安全。"

陈明站起来,准备离开。

"刘建国同志,我希望你能撤回调动申请。"

"我..."

"我知道这个决定对你来说不容易。但是,我们需要你这样的人。消防队需要你人民群众需要你。"

刘建国看着陈明,又看着妻子和女儿。

"我需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当然,这是应该的。"

"给我一个晚上的时间,明天我给您答复。"

"好,我等你的答复。"

陈明走到门口,回头说:"刘建国同志,记住一句话:英雄不应该被埋没。"

送走了陈明一行人,刘建国一家人坐在客厅里,久久没有说话。

"老公,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李秀芳问。

"我感觉...很复杂。"

"你想怎么选择?"

刘建国看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95个未接来电。

每一个电话,都代表着一个人的期待。

每一个电话,都代表着一份信任。

每一个电话,都代表着一种责任。

"也许,我应该留下来。"刘建国说。

"为什么?"

"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价值。"

"什么意思?"

"这19年来,我一直在追求上级的认可,追求职位的提升。但是今天,我发现了更重要的东西。"

"什么?"

"人民群众的认可。"

刘建国站起来,走到窗前。

"你知道吗?今天晚上的95个电话,让我找到了继续下去的理由。"

"什么理由?"

"因为,还有很多人需要我。"

李秀芳走到他身边,握住了他的手。

"我支持你的决定。"

"可是,我们家的经济状况..."

"会有改善的。陈书记不是说了吗?你会得到提拔的。"

"即使没有提拔,我也想留下来。"

"为什么?"

"因为这是我的使命。"

刘建国转过身,看着妻子和女儿。

"19年来,我一直在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是今天,我确定了。"

"确定了什么?"

"确定了我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爸爸,我为你骄傲。"小雨说。

"谢谢你,小雨。"

"爸爸,你知道吗?今天晚上,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英雄。"

"什么叫做英雄?"

"英雄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而是因为付出了什么。"

刘建国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小雨,你说得对。"

"所以,爸爸,我希望你能继续做英雄。"

"好,爸爸答应你。"

第二天早上,刘建国来到支队长办公室。

"支队长,我想撤回我的调动申请。"

王明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建国,你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

"那好,我这就处理。"

王明拿起那份调动申请,撕成了碎片。

"建国,昨天晚上的事情,我也很震惊。"

"什么事情?"

"陈书记的话,让我明白了我们工作中的问题。"

"支队长..."

"不用说了,我知道这些年委屈你了。"

"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

"不,过去的事情不能就这样过去。"王明站起来,"建国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支队的副支队长。"

"什么?"

"这是上级的决定。"

"可是,我没有经过考试和评选。"

"你的19年经历,就是最好的考试。你救过的每一个人,就是最好的评选。"

刘建国愣住了。

"支队长,我..."

"不用说了,这是你应得的。"

"谢谢支队长。"

"不要谢我,谢谢那些支持你的人。"

刘建国走出办公室,看到同事们都在看着他。

"副支队长好!"老班长赵师傅第一个喊道。

"副支队长好!"其他人也跟着喊。

刘建国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19年的坚守,终于得到了回报。

但是,这个回报不是因为他的妥协,而是因为他的坚持。

不是因为他的放弃,而是因为他的选择。

当天晚上,刘建国收到了一条短信:

"刘副支队长,您好。我是张建华,汶川地震中被您救过的人。听说您决定留下来,我们全家都很高兴。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看着这条短信,刘建国笑了。

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价值。

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创造的。

不是职位的高低,而是内心的坚守。

不是外界的认可,而是内心的平静。

19年的消防路,刘建国走得很辛苦。

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因为,他知道,这条路上,有无数人因为他而活着。

有无数家庭因为他而完整。

有无数希望因为他而延续。

这,就是一个消防员的价值。

这,就是一个英雄的使命。

从那天开始,刘建国以副支队长的身份,继续着他的消防生涯。

但是,他知道,真正改变的不是他的职位,而是整个系统。

那95个电话,不只是改变了他的命运,更是改变了整个消防系统的未来。

因为,英雄不应该被埋没。

因为,坚守应该得到回报。

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