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宫鲁鸣“倔强式用人”引争议,中国女篮双塔战术还能走多远?

“老宫,你还打不打小球?”

“我信‘双塔’,再等等!”

7月19日的亚洲杯半决赛一结束,网上就炸开了锅。中国女篮81-90输给日本,主帅宫鲁鸣的排兵布阵又成了众矢之的。杨力维和王思雨谁该上?内线优势咋变成外线黑洞?眼看着对手三分雨下个没完,咱们却还在死磕经验,这场球真让人心里直犯嘀咕:留给中国女篮折腾的时间,还剩多少?

别怪网友话糙理不糙,这场半决赛就是一出活生生的“双塔困局”。你说韩旭、张子宇这俩大高个儿,在小组赛那叫一个横扫千军——内线得分44.7分、篮板领先18.3个,看着像是无敌铁三角。但遇上日本队,人家玩的是魔球化战术,全场34投16中三分命中率47.1%,直接把我们的联防体系拆得七零八落。这画风就跟你拿擀面杖去打麻将一样——根本不是一个频道。

更扎心的是后卫线上那点事儿。杨力维作为队长,本来是球队定海神针,可这回她背锅背到脊梁骨都快断了。田中心首节五记三分轰下21分,杨力维全场9助攻但只拿7分,三分3投0中,对方收缩防守,她自己打不开空间,只能干瞪眼看着内线被围剿。这时候再看看替补席上的王思雨,上来12分钟5+2的数据不算亮眼,但正负值+15可不是闹着玩的,小组赛时10分钟能送出7次助攻,这效率要搁工地搬砖都是劳模级别。但偏偏到了关键时刻,她只捞到10分钟机会,不知道教练到底图啥。

说白了,“双塔”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进攻端没法拉开空间、防守端脚步跟不上对方的小快灵。一旦张子宇被拉出来换防,日本姑娘们几个变向突破就把我们晃得团团转;外线协防慢半拍,再好的身高也架不住人家精准制导。所谓“内线锁死、外线漏风”,这可真不是危言耸听,是赤裸裸摆在大家面前的大窟窿。

再聊聊用人的玄学操作。这年头,“迷信经验”仿佛成了一种执念。不管黄思静怎么6投1中怎么丢位,都稳坐15分钟大巴车座位;而翟若云状态正热,却只能喝口水歇会儿。这种做法和王思雨明明数据漂亮却被冷藏形成鲜明反差,说实话,让不少球迷都想冲进屏幕问一句:“教练,你是不是忘带说明书?”

其实现在篮球发展趋势早就变天了。“空间型组织”、“挡拆发起者”、“一星四射”,这些词已经写进现代篮球教材里去了。而我们呢,还在纠结于老将情怀和新秀潜力之间摇摆。有时候真的挺羡慕邻居日本队,人家19岁新星田中心敢扛大旗,我们18岁的张子宇虽有天赋,却总感觉差点火候,中生代李缘、杨舒予也还没完全顶起来。如果不能尽快完成新老交替,那接下来季军战甚至奥运周期恐怕还是要吃苦头。

有人说,下场对韩国可能会调整,比如让王思雨控卫、多用“一高四小”、升级外线盯防啥的。但这些调整只是权宜之计,说白了还是治标难治本。如果球队理念不彻底革新,只靠几招临时抱佛脚,很难指望翻盘奇迹出现。

其实竞技体育哪有那么多绝对正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与理由。但当韩旭流泪喊出想去海外联赛提升自我,当日本姑娘们举起16记三分庆祝胜利,我们是不是也该问问自己:中国女篮究竟缺什么?是技术短板,是胆量魄力,更是敢于破旧立新的勇

##夏季图文打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