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晚,咸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在乾县热热闹闹地开幕了。
市委书记冷劲松刚宣布完开幕,现场一万五千多名观众就炸开了锅。
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十三个县市区的代表团一个接一个亮相,可眼尖的老百姓很快就发现不对劲——咋没看见杨陵区的人影呢?
这事透着股邪性。
杨陵区在民政部的户口本上明明写着"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可到了运动会上,愣是把自己当成了局外人。这就好比一个孩子,户口还在老王家,吃住却跑去了老李家,逢年过节连声招呼都不打。你说怪不怪?
老张是咸阳土生土长的老体育迷,打从第一届市运会就开始追着看。这回他特意带着孙子来凑热闹,掰着手指头数了半天,总觉得少点啥。"娃啊,你给爷数数,是不是少了个杨陵区?"小孙子掏出手机一查:"爷,还真是!杨陵区没来参赛!"
这事要往根儿上刨,得从1997年说起。那年上头在杨陵区搞了个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从此杨陵区就过上了"一女二嫁"的日子。名义上还是咸阳的娃,实际上已经跟着示范区过了小三十年。这就跟某些夫妻似的,离婚证没领,早就各过各的了。
法院的老李说起这事直摇头:"杨陵区的人大代表年年都来咸阳开会,检察院、法院的案子还得往我们这儿报。可一到运动会这种露脸的事儿,他们倒躲得远远的。"供电局的小王接茬道:"可不是嘛,我们这儿电费单子还写着咸阳市杨陵区呢,他们自己倒不认这个娘家了。"
要说最憋屈的,得数杨陵区体育局的老刘。开幕式那天他猫在家里看直播,心里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咱倒是想去啊,可上头没发话,去了算哪门子事?"他媳妇在旁边直撇嘴:"你们这些吃公家饭的,整天就知道看领导脸色。"
咸阳市政府网站早就把杨陵区从县区名单里抹掉了,可民政部的档案就是不改。这就跟微信上把好友删了,可手机通讯录还留着一样,典型的掩耳盗铃。省里倒是想直接把杨陵区收编,可手续一直没办利索,就这么不上不下地吊着。
运动会上,其他县区的运动员们也在私下嘀咕。礼泉县的小运动员好奇地问教练:"杨陵区为啥不来啊?"教练挠挠头:"这事吧,就跟咱村里老张家分家似的,账本没算清楚,吃饭都不往一桌凑了。"
住在杨陵和咸阳交界处的老周最有发言权。他家的宅基地一半在咸阳,一半在杨陵,每个月都得跑两个地方办事。"我这儿就跟国境线似的,往东走是咸阳管,往西走是杨凌管。要我说啊,他们两家干脆打一架,谁赢听谁的!"这话把居委会的人都逗乐了。
仔细琢磨这事,就像看一出荒诞剧。法律上说杨陵区是咸阳的亲儿子,实际上早跟示范区过了小半辈子。人大政协这些正经场合还得回咸阳露个脸,到了运动会这种热闹事儿,反倒躲得远远的。这不就是典型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吗?
运动会的裁判长老马干了二十多年,见过不少稀奇事。"九运会那会儿杨陵区还来参赛呢,后来就越来越淡。到今年干脆连面都不露了。"他咂摸着嘴说,"这就跟走亲戚一个理儿,走着走着就生分了。"
要说这事最魔幻的地方,就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咸阳不追问杨陵区为啥不来,杨陵区也不解释为啥缺席。省里头更是睁只眼闭只眼,活像三个大人看着孩子胡闹,谁也不愿意先开口管。这种默契,简直比结婚三十年的老夫妻还瓷实。
住在杨陵区的年轻人倒是对这事看得很开。95后的小赵在示范区上班,他说:"管他归哪儿呢,工资按时发就成。现在谁还计较这个啊?"他女朋友补了句:"就是,我们结婚证是在咸阳领的,买房是在杨陵买的,日子不照样过?"
眼瞅着这届运动会就要闭幕了,杨陵区代表团的座位始终空着。就像老王家摆酒,偏偏少了那个最有故事的亲戚。你说他不够格来吧,人家确实是一家人;你说他该来吧,人家自己都觉得别扭。这事闹的,跟裤腰带上别着个死耗子似的,不是打猎的也像打猎的。
运动会就是个照妖镜,把杨陵区这个"行政蝙蝠"照得原形毕露。白天是咸阳的乖孩子,晚上就成了示范区的夜猫子。要问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恐怕连省里的大领导们都得挠头。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
本文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低级趣味或者违反规定的内容存在。要是发生了侵权的事情,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